#打卡美好生活#

导语:

农历六月初六就要到了,老人们常常说:“六月六,晒龙袍”,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六月六,晒龙袍?

阳历7月15日,是农历六月初六,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在民间被赋予神奇的日子,流传着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回娘家、晒虫虫等,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天贶节、禾苗节、虫王节、翻经节、姑姑节等等。

在民间,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六月六,晒龙袍”,到底有什么含义和原因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今天就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交流,看看“六月六,晒龙袍”的深刻内涵。

皇帝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六(1)

一、看看“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龙袍:是指绣有祥龙纹饰的衣服,通常是指古代皇帝的衣服,也就是龙袍。在这儿,泛指人们所穿的衣物,不仅仅指袍子,也包括其他衣服。

这句俗语比较好理解,等到了农历六月初六的时候,正值高温酷热时节,通常,这天会太阳高照,阳光曝晒。在过去不仅皇帝要晒衣服,老百姓也跟着晒衣服,还能沾沾喜皇帝的喜气,何乐不为呢!

也有的说:“六月六,龙晒衣;六月六,家家户户晒红绿”。同样的道理,说的在六月六这天,过去有龙王从海里飞出来,到大石头上晒龙甲,把身上的潮气蒸发掉。人们发现这一事情后,家家户户也在这一天,把家里花花绿绿的衣服都拿出来,放在太阳下曝晒。

皇帝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六(2)

二、看看“六月六,晒龙袍”,是什么原因呢?

到了六月六,如果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大家都会把衣物拿到阳光下暴晒,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去除潮气,防止发霉

正是因为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所以在高温高湿的时节,家里的衣物非常容易受潮发霉。这时候,如果不拿到外面曝晒,容易受潮更加严重,影响衣物质量。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及时进行晾晒。

二是农活减少,整理家务。

到了农历六月份,地里庄稼正处于茁壮生长旺季,基本不用去仔细管理,这时候,正好有空,趁着农活不多,家里不忙,处理处理家务,清理清理卫生,也把家里不穿不用的衣物被褥等等,拿出去晾晒。

三是沾取福气,迎得喜气

过去,人们发现了龙王在这天晒甲,也是相互学习,以期待获得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尤其是皇帝在这一天,也是晾晒龙袍、龙衣等等,人们也想沾沾贵气和喜气,把衣服拿出来暴晒。可见,还是有一定历史渊源。

皇帝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六(3)

三、看看“六月六,晒龙袍”,有什么说法?

六月六这天,龙王晒龙鳞去湿气,保健康;皇宫中,也是晒龙袍、晒官服;老百姓更是把家里的衣服拿出来暴晒。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说法。

读书人在这一天,晒书,因为过去纸张质量没有现在结实,容易吸收潮气,使纸质变质,因此要拿出来晒晒,防止书本腐烂,被虫咬蛀。这一天,还叫“姑姑节”,相传,出嫁的女儿这一天要回娘家小住。而且,六月六这天,相传也是祭祀山神和麦王的生日,用新打的麦子制作美食祭拜,期待五谷丰登,六六大顺。

还有一句农谚说:“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六月六这天要晒衣服,但是,如果这天有雨,把凉晒的衣服淋湿了,则预示着夏季雨水比较大,比较多,把防雨的蓑衣也淋湿了,而且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导致蓑衣腐烂,可见雨水之多,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也是生活经验的结晶。

皇帝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六(4)

到了农历六月初六,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进入了小暑天气。老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见天气越来越热,干旱酷热。

但是,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进入雨季,雨水也是越来越多,正如农谚所说:“小暑大暑,灌死老鼠”,是不是雨水比较大。但是,在古时六月六”,又被称为“天贶节”,有赠赐之意,即上天赐予,这天天气相对会晴朗无雨,正是晾晒衣时。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之为“洗晒节”。

皇帝晒龙袍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六月六(5)

可见,如果衣物长期没有晾晒,已经潮湿和招虫,需要利用农忙的间隙,进行处理晾晒,保证入秋之后需求。正好是三伏天里,也称为“晒伏”,即“晒福”日。可见,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六月六晒龙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