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第二天,“李诚儒中国式父亲”上了热搜。

节目里他说听到一个小朋友有洁癖时碎碎念,“这么点小孩就有洁癖吗”,梅婷随口说了一句,“我儿子从小特别爱干净”,接着李诚儒钢铁老爸上线,“告诉他别这么多事”。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

热搜下面一水的网友怒赞,网友纷纷表示,这就是标准的中国式父亲。有人说,挫折教育是他信奉的教育方式,不苟言笑、庄重严肃的教育方式虽然会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但会培养孩子的韧性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

还有人说,“中国式父爱”大多是不善于表达的,可能他从没说过“爱你”,但却以他的方式把最好的给了你。

李诚儒今年67岁,李大海36岁,是他儿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

李大海7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着母亲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李诚儒做生意赚到钱,在西单就拥有超一千平的商场,身价过亿,住在能种五百颗樱桃树的四合院里。

而李大海和母亲挤在一个18平米的小屋里28年,家里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李大海的妈妈连双厚鞋子都舍不得买,冬天骑自行车去上班,脚冻得又疼又痒。

2002年,离婚10年的李诚儒宣布与京剧梅派青衣史依弘再婚,同年,16岁的李大海在高二辍学打工,帮补家用。端过盘子、干过推销,他热爱音乐,就一边做服务员,一边利用下班时间到街头卖唱,10元一首,边练嗓子边挣钱。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3)

这些年里,父子见面的次数有限,李大海掐指算过,20年里差不多见了100次,平均70天一次。李诚儒的回应是,“那不少了,有出息的人谁成天和儿子待在一起啊。”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4)

在那条“李诚儒中国式父亲”的热搜下面,还有网友写下一句:中国式父亲,就是父爱如山。

但中国还有句话叫——

“无仇不成父子”

李诚儒自己是吃苦长大的,对父亲几乎没太多记忆。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母亲含辛茹苦养育11个孩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5)

那段日子就是“吃野菜,吃柳芽,吃番薯叶,吃豆腐渣。面食是菜窝头,很少能吃到净面的窝头。”

11个孩子中,有2个因饥饿导致营养不良而夭折,李成儒成了家中“幸存下来的九分之一”。

为了活下来,李诚儒6岁起就跟着哥哥唱京剧,那会儿他就会唱《李逵下山》。

长大了,他将目光投向当时北京人艺的京剧老戏骨董行佶。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6)

他胆子也大,见到董行佶,走到门口直接拜师:“您是董老师吗?”“是啊,有事吗?”

“我想跟您学!”“有作品吗?”

“有,我会两篇散文。”“好,明天下午三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

董老师是他命里的贵人,安排一周一节课,学朗诵,练声音,练台词,一练就是整整10年,许多年后,李诚儒在《演员请就位》上,气定神闲地问鲜肉演员:“练过十几年台词么?”

董行佶做这些,分文不取,还帮他考入了北影业余表演进修班。

从此,李诚儒的人生日益顺遂。

1981年,杨洁执导《西游记》,李成儒自荐演唐僧,当然被无情拒绝。他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发现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在练哑铃,他脑子一转,跑回剧组,跟导演说找到了一个演沙僧的人,这位壮汉就是闫怀礼。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7)

这一下把李诚儒留在了剧组,导演让他担任剧务。

后来拍“三打白骨精”去张家界取景,碰上雨季出现塌方,他自告奋勇去探路。14公里山路走了一天一夜。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8)

导演杨洁在后来采访中说,“如果缺了李诚儒,就如同缺了我一个手”。

在剧组五年半的日子,李诚儒负责所有人的吃、穿、住、行,因为性格直,得罪不少人。导演三次“忍痛”让他离开,但每次又把他请回来,因为剧组没他无法正常运转。

1984年,李诚儒开始有了成家立业的打算,认识了第一任妻子,与对方相恋一年后结婚,后来又有了儿子——李大海。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9)

没多久《西游记》拍摄结束,剧组解散,李诚儒还是没做成演员。一家人住在18平的小房子里。

正赶上当年“下海”风潮,他想自己做点小生意,结果一做就做成了大买卖。

他先是卖水果、后改做服装生意,开了一家叫“特别特”的商场,地处西单,面积将近1000平米,这也是中国首家开架自选服店。

他还500挑1地为服装店选美,在5000个女生中,精选了100个漂亮小姐姐,让她们身兼销售与模特。

商场开始风起云涌,他和妻子的感情却日益恶化,1992年离了婚,7岁的李大海从此跟随母亲生活。

之后李诚儒的服装事业全面起飞,九十年代就开上了奔驰560,股市里资金高达1300万美金,穿的是几万块一套的进口西装,戴的是一万块钱一条的高档领带。小姐姐对他说了一句“老总好”,都给100美金作小费。

当时的北京,人均工资为50元一个月。

后来《大腕》中一段经典台词李诚儒说得倍儿顺,除了扎实的台词功底,还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0)

“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辆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那时候隔一段时间,李大海的母亲会给李诚儒打电话,提醒他该带儿子吃点饭买点衣服了,李诚儒就把李大海接走,爷俩共度一天时光。

最开始李大海特别期待见着父亲,因为能改善伙食。爷俩去燕莎底下新开的韩式烤肉店,吃完再去商场买新衣服。后来烤肉吸引力逐渐小了,见父亲的吸引力也小了。

说李诚儒完全没管儿子也不是事实,后来在《非常静距离》上,李诚儒骄傲地说起曾去学校跟老师吵架,“我觉得没有一个家长,敢为自己的儿子去跟学校干起来,我去了。”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1)

说完,看向儿子:“可能从那次以后就会好一些了。”李大海接话:“那次以后更不好了”。

挣钱后李诚儒偶尔去《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等剧中客串,还成为票友,常去剧场听京剧,就是没空照顾儿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2)

身边的朋友都不理解他的做法,经常在他面前帮李大海说好话,但李诚儒听不进去,还发脾气。他自己吃苦取得现在的一切,无比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想让儿子吃点真苦头。

后来李成儒在外汇市场上一掷千金,赔了个血本无归。但又很快东山再起。

1996年冬天,李诚儒看一场演出时,认识了上海著名京剧青衣史依弘。

时年25岁的史依弘,已经成了名角,可以说风华绝代。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3)

李诚儒对她一见钟情,经常带着一大群雪中友,买很多戏票为她捧场,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连续不断追了五年,两人终于在2002年步入婚姻殿堂。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4)

同期,李大海母亲迷上炒股,把离婚分得的财产20多万全部输光,家里日子更难了。

李诚儒二婚这年,李大海17岁,选择了高二辍学,李诚儒后来知道了,反应是鼓励他带千百块钱,一个人上西北闯荡去,待几年再回来。

李大海无法理解要去干嘛?采风吗?

这个时期的李诚儒最多的心思用在了爱情和爱情上,他成了“模范丈夫”,专门为史依弘布置了八十多平米的练功房;坚持每天去花店买她喜欢的花回来。

并在97年重新回到了演艺圈。

离开演艺行业这么多年,强大的台词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反而让他演戏更加如鱼得水。

2001年,《重案六组》播出,引发轰动,成为到现在都很难超越的经典。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5)

李诚儒终于有了自己的代表作。

即使事业成功,每次史依弘从外地演出归来,李诚儒还是会手捧鲜花到机场接她,又为她买了一台昂贵的钢琴。

2003年,李大海自己创建了一个小小的录音棚,但缺少许多乐器。

他看到李诚儒为史依弘买的钢琴放在家里很少用,就向李成儒表示想要这台钢琴。

结果惹来李成儒一顿骂:“这个家里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g,你休想将钢琴搬走!”然后将儿子轰了出去。

“你没钱买什么房”

《重案六组》后,李诚儒的演艺事业越来越红火,到了《大腕》更加崭露头角,接连出演了《我这一辈子》、《冬至》、《人生几度秋凉》等多部作品。

那段日子史依弘经常去外地巡演,李诚儒泡在剧组,回到家只有孤灯冷炕。最后他们谁也不愿迁就谁,史依弘不愿放弃上海的事业,李诚儒让她随自己去北京发展转行演戏被拒绝,两人分道扬镳。

2007年,李成儒与史依弘离婚。

情场波折的李诚儒开始将目光稍微转向儿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6)

但在他这个父亲眼中,儿子做事停留在口号上,懒惰且怯懦。

一生不断创造人生传奇的他很痛心:“这是一个年轻人现在应该说的话吗?应该能攀登的时候不攀登,‘我干吗非要上去,我这500米挺好,下面我也能看见一片绿油油,挺好’。可不知道,更上一层楼更有无限风光在上头啊,对不对?”

但李大海不认可父亲的教训,他早年辍学卖过披萨和眼镜,很早就自食其力,李家家训——手心从不朝上,男子汉不能伸手跟人要钱。他做到了。

但工作后的李大海,想要给母亲买一套房子,让母亲住得舒服点,2007年他用全部积蓄在二环买了个80平米的房子,想带着妈妈搬离胡同。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7)

买完房,发现周转不灵,去找父亲借钱,打借条,李诚儒给出的答案是:你没有钱你买什么房子?就当做一次教训,人生千万不要给自己逼得太紧。李大海第二天把房子卖了。

当年对于父亲,李大海也曾十分不解,他在节目中说:

以前一直是以为自己的方式不对,从小父亲不在身边所以很多事情从不跟父亲商量,所以导致父亲对我的态度很不友好,言语里尽是责备,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商量不商量都一样。父亲心里的门从来就没打开过,大部分时候我们的交流感觉完全是看他的心情。

“你有什么可让我夸的”

让这段父子恩怨广而告之是一档星二代音乐综艺——《我不是大明星》,外界这才得知李大海是李诚儒唯一的儿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8)

节目里,潘长江为女儿潘阳的表演感动落泪,张嘴就夸;郑佩佩与女儿原子鏸有说有笑,情同姐妹;孙海英更是在节目中对继子宇视如己出。

但李诚儒以“第一任妻子不是明星”为由,不让她到现场为儿子加油,节目连线他,他一如既往地毒舌,评价儿子: “你没有能力呀,有什么可以让我夸的呢,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实际上却没有一点本事”,坐在台上的李大海笑容逐渐消失。

亲友助阵环节里,节目又视频连线李诚儒。

李诚儒上来就说:“如果连这几个都战胜不了,那以后就别唱了。”求那几位选手和明星家长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19)

李大海好几次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把话咽下去,只剩下苦涩的笑容。

节目后的一次访谈中李大海说:“我只有一个亲人,就是我的妈妈。”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0)

节目里打出李大海这几年独自闯荡的一些成绩,李大海却打断了主持人的夸奖说,“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我也没有那份运气。”

“一剪梅”

尽管采取打压式教育,但李诚儒认可儿子的温顺听话,这些年从没给自己惹过任何麻烦,随着年纪增长,他的态度也变得柔和起来。

当年儿子买房时不肯借钱的他,多次主动询问儿子要不要换车,李大海说不用,现在的挺好,李诚儒还是为他买了一辆20多万的车。

李诚儒还建议李大海放弃音乐、转行学表演,李大海便从小角色开始,渐渐踏上演员之路,还为7部影视剧做过配乐,成立了自己的小型影视公司。李大海拍MV,李诚儒还去客串。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1)

但严父依然是严父。

后来他上一档脱口秀节目,节目主题之一是让人夸脱口秀演员。

节目组工作人员让他联系下父亲,确认一下父亲的档期。他犹豫着打了几行字但最后还是删了。

最后他还是敲定了李诚儒三个小时录制时间。

可是当主持人在访问李诚儒的时候问“怎么才算成功呢,大海算吗”,李成儒瞪圆了眼反问道:“你觉得呢?”

“台球台球没打出世界冠军,影视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歌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影视有三个代表作品也行,歌有三个代表作品也行,你觉得这是成功吗”,主持人哑口无言。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2)

他又加了一句,“没有李诚儒这个父亲,你们知道李大海是谁吗?”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3)

说完之后,李诚儒穿上衣服转身就走,没有出现在李大海的脱口秀表演现场。最终只录了50分钟。

当李大海看到那段录像的时候,嘴上说不介意,但本来玩着东西的双手,先是僵硬,然后又用力握紧。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4)

李大海最后还是上场,在脱口秀表演中唱了一段《一剪梅》,说这是小时候父亲给他听的歌,成了他流行音乐的启蒙。

这一段明显是唱给那个人听的,父亲没出现,李大海还是唱了。

节目录完后,李大海独自离开,工作人员听到,他一直轻声哼着那首父亲没听到的《一剪梅》,“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据说在节目现场拂袖而去之后,李诚儒叫李大海到房间里吃饭。父子俩都没提几个小时前刚刚发生的事情,平静地吃了饭,聊家常。

李诚儒对儿子说,祝你快乐。李大海噗嗤一下笑了。

中国式父亲

必须要澄清的一点是,那些节目中听起来特别悲惨的故事,其实都有未被讲述的另一个结局:李诚儒是没借儿子钱买房,但李大海与母亲现在住的房子,是李诚儒提供的;

李大海的确没从父亲家中搬走那架他买给妻子的钢琴,但后来李诚儒又给他买了架新的。

这些年李诚儒一直希望李大海踏踏实实跟他演戏,趁自己还能帮的时候带一带他,但每次都谈不下去。

李大海看上去不像李诚儒,其实基因的力量是强大的,比如他曾够胆对那英说过:“那姐,我觉得你声音特别像玛丽亚·凯莉,但是你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审美呢。”

可就像那句网络名言说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否定的消极的,那么以后无论他多优秀,多努力,都很难成功。”

这些年李大海拍过电视剧,当过歌手,做过电影监制和配乐,玩单机游戏拿过冠军,玩街球签过俱乐部。只是热闹过后,没有一样能成为他固定的事业。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5)

孟非曾说,“及时而恰如其分的赞美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特别重要。” 可是很多中国家长打小也是被批评、打击着长大的,等自己有了孩子就会轻易延续自己受过的教育方式,就算没有小时候的经历,中国传统式教育依然会渗入许多老一辈家长心里。

可是令李诚儒在热搜里被许多网友怒赞的打压式的中国式教育,到底是不是对的?如果李诚儒不像这么教儿子,结果是否会有不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再说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杨立新和杨玏。

杨玏说过一句话:“一个奥斯卡,都比不上我爸夸我一句。”

当年杨玏高中即将毕业,跟父亲说自己以后想入行当演员,老戏骨杨立新第一个不同意。

他更希望儿子去学商科。可杨玏还是选了演戏,他没拦。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6)

后来有一天,杨立新在家里看了儿子演的《何以笙箫默》,给他发了一条微信说:“我昨天看了你两场戏,戏演得不错,很细致,向你学习。”

后来杨立新上《金星秀》,杨玏还没红,金星问杨立新,满分10分的话,他会给儿子打几分?

杨立新毫不犹豫地说:“现在正在8分左右。”

被隔空连线的杨玏回答也很有趣:“他9分,我10分,因为我毕竟是改良版的杨立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7)

再后来,杨玏演了《三十而已》,角色从被观众讨厌到被心疼,杨玏的演技至关重要。胜于蓝还没有,但青出于蓝已经实现了。

另一个小故事是陈强和陈佩斯。

1962年,陈强被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他凭借《红色娘子军》南霸天一角,为中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了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

陈佩斯很崇拜父亲。每次有父亲出演的电影上映,他就缠着母亲带自己去看。看完还模仿,陈强不但不打压,还夸他有表演天赋。

长大后,陈佩斯想考八一制片厂,陈强亲自辅导他念台词、吊嗓子和走台步。陈佩斯考上后,对未来没有方向,陈强亲自建议他专攻喜剧领域。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8)

1979年,父子俩搭档出演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电影大受欢迎,陈佩斯说:“这部戏里几乎是父亲手把手教我,他给我做一遍,我就照着演一遍。”

从父亲这里毕业后,陈佩斯和好友朱时茂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喜剧之王时代。陈强感慨儿子出息了:“以前别人管他叫陈强的儿子,现在管我叫陈佩斯的父亲”。

陈佩斯却说:“我是父亲的追随者。”

现在所有写陈佩斯的文章几乎都会提到,陈强当年劝陈佩斯演喜剧留下的那一句名言“老百姓太苦了,咱们需要为他们带来快乐。”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29)

我相信李诚儒内心里对孩子的爱是不输给以上两位父亲的,他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吃苦熬出来的人,会更加相信自己成功的方式也适用于自己的儿子,其实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李大海照例去父亲家吃年夜饭。父亲专门做了他爱吃的油焖大虾。吃完饭,李诚儒催他:“赶紧回去陪你妈吧。”

在李大海四五岁的时候,一家人还在一个屋子里吃年夜饭,李诚儒买过两副拳击手套,父子俩闹着玩。李诚儒让儿子打他脑袋,结果儿子真打了,李诚儒急了,戴上手套就把李大海揍了一顿。李大海那时候想,等自己像父亲一样强大,就可以打败他了。

李成儒痛批儿子完整(批儿子一事无成)(30)

但现在他已经不这么想了,因为他抬头一看,不管他自己承不承认,当年强悍无比的父亲头发开始开始白了,儿子长大了,父亲变老了,一代人的故事就是这样,下一代人的故事将来再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