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朗读:

本期朗读嘉宾:黄琛迪

温州市图书馆阅秀汇朗诵社理事;“淌在你睡梦里的诗”主播;

人生的哲学原则和感悟 人生哲学当从日常生活中寻求(1)

从学校图书馆中,我借来很多小说和散文,尤其是翻译小说。父亲对朱自清、俞平伯的文章很欣赏,可是小说仍不赞成我多看。我倒也用不着像小时候那么躲着他偷看。那时中学课业不像现在繁重,课余有的是时间,我看了巴金、老舍、茅盾等人的小说,西洋小说中,我最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反复看了几遍,奥尔珂德的《小妇人》是当英文课本念的,我们又指定看《好妻子》、《小男儿》的原文,因为文字较浅。其他如《简·爱》、《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亦使我爱不释手。尤其是《小妇人》和《简·爱》,我感到写小说并不难,只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记得当时还摹仿名家笔法,写了个中篇小说“三姐妹”,大姐忧郁如林黛玉,日记都是文言文的,二姐是叛逆女性,三妹天真无邪,写得情文并茂,自谓熔《红楼梦》、《小妇人》和《海滨故人》于一炉,此文如在,倒真是我的处女作呢。

人生的哲学原则和感悟 人生哲学当从日常生活中寻求(2)

二妈向我借去《茶花女》和庐隐的《象牙戒指》,又一句句地念出声来,念完了偏又说:“如今的新派小说真啰嗦,形容句子一大堆,又没个回目。"这么说着,却又向我再借,有时还看得眼圈儿红红的。在看小说上,我们倒成了朋友。我把这话告诉母亲,母亲深陷的眼神定定地看着我半晌说:“你们彼此能谈得来,我也放心不少。”母亲脸上表情很复杂,好像欣慰,又好像失落了什么。我心里很难过,我觉得圣贤书和罗曼蒂克的爱情至上主义很难协调,因此我把《红楼梦》看了又看,觉得书中人个个值得同情。对自己的家庭,我也作如是观,因此我一时豁达,一时矛盾,一时同情母亲,一时同情二妈。后来读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好像又进入另一种境界,想探讨人生问题、心性问题。教我国文的王老师叫我看《宋儒学案》、王阳明《传习录》、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可是对我来说,这些书都太深了,倒是《传习录》平易近人。那时启发心智的书不及现在这么丰硕,我本是个不喜爱看理论书的人,父亲恨不得我把家中藏书都读了,我却毫无头绪地东翻翻西摸摸。

人生的哲学原则和感悟 人生哲学当从日常生活中寻求(3)

先读《庄子》,读不懂了放下来再抽出《楚辞》来念,念着《离骚》和《九歌》时,不禁学着家庭老师凄怆的音调低声吟诵起来,热泪涔涔而下,觉得人生会少离多,十分悲苦。心中脑中团乱丝理不清,我写信给故乡的二叔和肫肝叔,他们的回信各不相同。二叔劝我读唐诗宋词,寄给我一本纳兰的《饮水词》,吴香的《香南云北庐词》与李清照的《漱玉词》,叫我细读。他说诗词是图画的,音乐的,哲学的,多读了对一切自能融会贯通。肫肝叔却叫我读《庄子》,读佛经,他介绍我看《景德传灯录》、《佛说四十二章经》、《心经浅说》。那阵子,我变得痴痴呆呆,无限虚无感、孤独感,觉得自已是个哲人,没有人了解我。王老师发现我在钻牛角尖,叫我暂时放下所有的书本,连小说也别看,撒开地玩。他时常带我们湖滨散步。西湖风光四时不同,每处景物都有历史掌故,他风趣的讲解和爽朗的笑声,使我心胸开朗了不少。他说读书、交朋友、游山玩水三者应融为一体,才是完整的人生。所谓人生哲学当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寻求,不要为空洞的理论所困扰。他说“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就是三者合一的境界。高中三年,王老师对我的启迪很多他指导我速读和精读的方式,如何做笔记,如何背诵,如何捕捉写作的灵感。我渐渐感到生命很充实,自己在成长,成长中,大自然、朋友、书本是最好的伴侣。

“我读温州”

欣赏完本期的节目音频,品读完文学作品后,您是否也蠢蠢欲动,想要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发声”呢?

“我读温州”版块是《朗读温州》栏目下的一个面向全社会朗读爱好者们的开放平台,如果你也热爱朗读,也希望为温州或自己“发声”,欢迎各位向《朗读温州》栏目踊跃投稿!

【投稿要求】内容体现“温州”元素,音频节目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投稿方式】以音频结合文稿(姓名、职业、照片、原文)的形式,发送至邮箱82080603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