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是习作教学起始年级的首要任务,也是重要任务历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比较重视“读写”结合策略统编版小学语文更加重视落实“读写结合”策略,不仅从三年级起,重新植入了读写例话和专门的写作单元而且,大量选文结合单元习作目标,编写了一系列课后小练笔,指引教师们更多地关注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关注读写结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统编教材单元整合教学感悟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统编教材单元整合教学感悟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教材单元整合教学感悟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是习作教学起始年级的首要任务,也是重要任务。历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比较重视“读写”结合策略。统编版小学语文更加重视落实“读写结合”策略,不仅从三年级起,重新植入了读写例话和专门的写作单元。而且,大量选文结合单元习作目标,编写了一系列课后小练笔,指引教师们更多地关注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关注读写结合。

一、研读教材,明确编排意图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样是由“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材。围绕“祖国河山”的人文主题和“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语文要素,选编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习作《这儿真美》也紧紧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写,在习作中引导学生用所学阅读策略“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展现一个地方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编者意图清晰,充分体现了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编排原则。教学中,教者要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

三、依托文本,落实“读”“写”指导

(一)“读”中激发想象,为“写”储备丰富的表象

有了想象,人类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有了想象,读写活动才会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在教学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时,引导学生借助诗句和插图,在诵读中去想象天门山水雄奇之势,西湖的潋滟、空蒙之美,月下洞庭的宁静祥和。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想象海水的瑰丽无比,想象海底世界的热闹非凡。在教学《海滨小城》时,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想象船队归来时海滩上的喧闹,想象凤凰花开,满城红云笼罩的繁花景象。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给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读着春(夏、秋、冬)季的小兴安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样的边读边想象,边想象边分享,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在“读”中得以激发,为“写”储备丰富的表象。

(二)关注特别句群语句,为“写”开辟美妙路径

有了丰富的表象,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才能更加准确生动,这是这个年龄段很多孩子写作最大的“痛点”。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或者特别的句群,学着作者的表达方式去表述自己喜欢的地方,能让学生不只“乐于表达”,也“易于动笔”。

第六单元的后三篇课文中,均出现了很多让学生耳目一新的词句。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重点关注“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群表现事物的多姿多彩;教学《海滨小城》,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第一、二自然段,作者怎样写出海滨小城的地理位置,怎样用色彩写出那里的景物美的。我们可以用《滨江小城》或者《滨河小城》为题进行片段仿写。《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可以关注的“有新鲜感的词句”更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反复有感情地朗读,鼓励学生积累这些词句,在“读”和“背”中习得语言。

回过头来看单元之首的几首古诗能为学生习作提供什么帮助呢?除了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写自己喜欢的地方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大致感悟,表达自己喜欢一个地方不但可以直抒胸臆,还可以蕴含在恰当的比喻、拟人和比较这样的有新意的语句之中。当然,这个要求比较高,点到即可,为那些语言储备很好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指引一条蹊径。

就这样,有了明确指向“写”的“读”,以及读写结合的铺垫,学生也自然而然有了积累的储备和装这些“积累”的容器。将这些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通向单元习作的美好路径不就形成了?

(三)读写有机结合,消解“写”的难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习作要素则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不难看出,阅读和写作的要素关联特别紧密。因此,在阅读时教师应积极创设语境,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 抓“特点句段”进行仿写。

模仿是学生的天性,从读学习写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学生对仿写存在高度认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编排的三篇课文中有特点的构段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仿写的素材,让仿写更具实效性。比如,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六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学习作者围绕一个关键句,从不同方面写一段话的方法。然后,带着孩子们观察校园,选择校园的一角,再从上述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以“校园的 更美”进行仿写练习。

2. 抓“课后题”进行小练笔。

在本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课文中,都出现了“小练笔”的课后习题。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即学即用,将读写有机结合,让写成为读的有效延伸。

因此,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观察方法,关注第四、五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明白一段话可以围绕一个关键句来写。并在课后小练笔“看图写话”中,引导学生运用从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从颜色、数量、动物的动作等方面观察文中插图,并进行合理想象,赋予图中各种生物以“人”的动作、语言等,仿照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紧接着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学习,因为有了前两课的学习、写话练习的铺垫,学生轻而易举就找到了文中相关的关键句,并能根据关键句理解相应段落的意思。也因为有了这种学法的指导,在课后练习“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中,学生能轻松地运用在前几课中所学到的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受等方面用一段话写出家乡一个季节的美,有的孩子还仿照本课,从四个不同季节来写家乡的变化和美丽。也正因为有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读写练习,当进入单元的习作练习“这儿真美”时,学生已经扫除了习作障碍,很乐意带着方法去观察自己熟悉的景物,发现身边的美,并进行合理想象,再动笔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这时的习作便不单纯是“写”的练习,也是对本单元阅读要素是否落实、阅读方法是否掌握的一种检测,更是课内阅读的变相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