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那些年#

1949年秋天,有一位农家出身青年,获得柬埔寨政府的奖学金,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与他同行的还有20个柬埔寨青年。他名叫沙洛特绍,化名波尔布特,但这个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包括他的家人,此名在1975年以后才公开。

高棉是柬埔寨一个民族名字,占柬埔寨人口大多数。

沙洛特绍在巴黎与柬埔寨进步学生建立了联系,参加了“高棉学生联合会”。该组织有不同派系,沙洛特绍参加左派,他反对柬埔寨的君主制,因此与西哈努克有了矛盾。

沙洛特绍和其他一些左派参加了法国共产党。1950年,沙洛特绍、英萨利等十余人建立了“柬埔寨马克思主义小组”,英萨利任书记,沙洛特绍为三人委员之一。他们主要学习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著作。

高棉学生联合会的一些激进活动引起法国当局关注,在压力下,该组织解散了。

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是个什么组织(柬埔寨红色高棉的兴起)(1)

1953年沙洛特绍回到柬埔寨,参加伊沙拉联合阵线,在总部工作,他奉命去从事发动群众工作,建立乡一级伊沙拉委员会。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沙洛特绍属于留下继续进行地下活动的革命者之一,他被秘密派到金边。越南指定绍兴任书记,杜斯木负责城市工作,沙洛特绍在他手下工作。

1956年.英萨利回到柬埔寨,以教师职业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沙洛特绍和英萨利将身边的留法青年组织成一个集团,后来,他们被称为“巴黎帮”。他 们不重视、甚至蔑视参加过越南控制下的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高棉老战士,认为他们是缺乏理论知识的“乡巴佬”;而高棉老战士认为“巴黎帮”无视柬埔寨的国内条 件,只会抄袭马列主义词句。

乔森潘、胡荣、符宁在巴黎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他们也成为“巴黎帮”。但他们在政治上比较温和,倾向于 老战士的政治见解。他们的温和立场引起西哈努克的注意,他欣赏他们的才能,一度起用他们,乔森潘任商务部长、胡荣任经济计划部长、符宁任国务部长,他们几个人从未与“巴黎帮”中断过联系。1963年学生运动高涨时,他们被解职。他们与西哈努克的合作继续到1967年,这一年,柬埔寨发生了“三洛暴动”,政 府镇压农民,他们对西哈努克失去信心,进入丛林,加入沙洛特绍早已控制的高棉劳动党武装力量。

1955年,柬埔寨大选,西哈努克的“人民社会同盟”获得全胜,夺取国民议会全部议席,人民革命党的一些高级干部悲观失望,党的主要领导人绍兴叛变 革命,造成大批党组织的瓦解。这时候,“巴黎帮”向全党显示了这个左派组织革命的坚定性,该集团在党内的影响迅速扩大。

到1960年,以波尔布特为首的激进高棉人民革命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金边火车站一座破房子里召开了,21名代表参加,选举了8名中央委员,并决定改名柬埔寨劳动党。

这次会议是老战士派和青年激进派的一次较量,结果老战士派略占上风,两派各有3个中委(山玉明等几人在越南),但书记、副书记仍是老战士。1962年书记杜斯木失踪,有的说被暗杀。

1963年2月,柬埔寨劳动党又一次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青年激进派占了绝对优势,波尔布特当选为书记,英萨利进入常委,因他们是连襟的亲戚关系,使权力的核心更加牢固。会议决定,党独立领导柬埔寨革命,开展农村武装斗争,这更意味着老战士派彻底失利了。

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是个什么组织(柬埔寨红色高棉的兴起)(2)

西哈努克坚决镇压他们,他们不得不秘密工作。当美国主持朗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时,西哈努克亡命国外,在他国政府联系调解下,西哈努克与红色高棉放下分歧,一致对付朗诺政权。红色高棉树立起反美的旗帜,在外国的资助下,公开活动,影响力扩大,直到推翻朗诺,获得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