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话题和教学目标,将多篇的阅读文本进行有机串联,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1)

一、找准文本关联点,奠定群文阅读基础

《春》《夏》《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这四篇是较为基础的写景散文,其中的关联点在于描写对象都是某一季节下的典型景物,此外,这几篇文章都以借景抒情为主,或是表达对家乡的怀念,或是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2)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同时还具有北方口语的特色,显得更加平易近人,洋溢出老舍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而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笔法更有张力,其所描写的秋天色彩很浓郁。

朱自清的《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比前两篇更具美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雨水的清新、花香的醉人。

梁衡的《夏》更热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几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在于表达出了真性情,也是创作散文的关键所在。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准文本的关联点有目的地去整合阅读内容,将一些零散的知识变成逻辑化的知识体系,这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不同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他们能够对不同的文章进行详细的比较,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4)

二、基于教材内容,选择群文阅读话题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祝福》《故乡》这几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讨论的话题设计为:

“鲁迅先生刻画人物形象的最大特色在于?”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5)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故乡》和《祝福》都以对比为主,少年时期闰土的聪明伶俐与中年时期的木讷沧桑,未嫁人之前祥林嫂的能干机敏与历经苦难后的麻木神经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三篇文章所表现出的主题都是批判封建社会吃人现象的。旧社会的礼教是一把枷锁,把底层社会的人们压抑得无法呼吸,甚至最终变为封建礼教的奴隶。

讨论过后,学生对这几篇文章的主题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对作者鲁迅、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手法等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6)

三、主张个性化解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曹操这个人物。

一方面,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文学家,他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值得被人们赞扬。

但是,有学生认为:曹操这个人物比较奸诈,从他的言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之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自私狂大。他真的心系百姓吗?不见得。只是为了他自己的江山社稷罢了。

观察事情的角度不同,对人物的定位也不同,只要学生能够对作品或作家进行个性化解读,所使用的语言合情合理,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群文阅读)(7)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精彩的表述,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学生尝试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进而很好地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文/韦忠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