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1)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推翻了暴虐的秦王朝,将中国历史带进了比秦朝还短命的西楚王朝,也就是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时代。项羽自封为势力最为强大的的西楚霸王,同时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为殷王,赵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田都为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安为济北王,共计十八个诸侯王。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2)

行文至此,一个问题浮出了水面——项羽和刘邦以外的十六个诸侯王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凭什么可以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先说章邯。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3)

秦末汉初时期,有一个有趣的克星链——陈胜是秦始皇父子的克星;章邯是陈胜的克星;项羽是章邯的克星;韩信是项羽的克星;吕后是韩信的克星,从这儿可以看出,章邯原本是秦末起义军的的敌人,那么,他是怎样从项羽的敌人华丽转身为项羽分封的第一个诸侯王的呢?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4)

章邯是作为秦二世的少府在历史上现身的,当时他的职责是负责皇室的财务器具。陈胜的大将周市率兵逼近咸阳时,章邯临危受命,以上将军的身份和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带领秦军前去迎敌。面对一路势如破竹,士气正旺的起义军,章邯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竟然把对方打了个稀里哗啦,一败涂地,而后他指挥着秦军继续东进,见佛杀佛,见魔杀魔,先后打败了魏国、齐国、楚国、赵国的大军,直到在巨鹿之战中遇见了他的克星霸王项羽。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5)

巨鹿一战,章邯、董翳、司马欣被项羽打了个稀里哗啦,一败涂地,三人怕秦二世和赵高怪罪,商量一番后向项羽举白旗投降了。项羽虽然坑杀了二十万刚刚投降的秦军,却并没有为难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个带头大哥,而且还把他们分别封为了雍王、翟王、塞王,让他们镇守秦国故地,防备被封到汉中的刘邦北上争夺天下,这是陕西被称为三秦的由来。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6)

实际上,章邯不但是张楚王陈胜的克星,还是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赵王赵歇的克星,田儋应魏咎邀请参加了魏都临济(在今河南省封丘县东部)保卫战,不幸战死,而魏咎为了使百姓免于杀戮自焚而死。本来赵歇也会被章邯逼上绝路,最终因为项羽解了巨鹿之围而逃过了一劫。魏咎死后,他的弟弟魏豹成了新魏王;田儋死后,他的儿子田市被叔叔田荣立为新齐王,项羽认可魏豹的魏王地位,却看田荣不顺眼,因为田荣在巨鹿之战时期作壁上观,耍小聪明。在项羽的安排支配下,齐王田市改封为胶东王,统治今山东省东部;深受项羽信任的齐国将领田都被封为齐王,占据今山东省中部;秦统一六国时的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则被封为济北王,占有今山东省西部,山东因此又被称为三齐。在项羽分封十八诸侯王时,赵王赵歇虽然保住了王位,却失去了赵国南部的一半国土,并且被改封为代王。赵歇失去的土地被谁收入囊中了呢?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张耳。张耳曾经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门客,还是刘邦的好朋友,还是陈胜起义的主要参与者。陈胜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称王后,张耳跟随武臣带兵北上攻占赵地,先支持武臣称王,后拥立赵歇为王,巨鹿之战后率兵随项羽进入关中,因而被封为常山王。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7)

武臣在赵地站稳脚跟后派将军韩广继续北上,韩广一到达燕国故地,就有了另起炉灶的想法,很快便在燕国旧贵族的支持下自立为燕王了。巨鹿之战时,燕王韩广派将军臧荼率兵南下救援赵国,臧荼配合总盟主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行动大败章邯、董翳和司马欣带领的秦军,此后,臧荼和张耳一样跟随项羽攻进了关中。项羽认可臧荼上级燕王韩广对巨鹿之战的支持,更认可臧荼跟随他征战各地的功劳,于是在分封十八诸侯王时,将韩广封到偏僻的辽东为王,而将臧荼封为新的燕王。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中,还有两个人和张耳、臧荼、韩广一样也曾在陈胜的大将武臣部下听命,一个是殷王司马卬,另一个是河南王申阳。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8)

巨鹿之战发生时,司马卬正在按照武臣当初的部署攻打河内地区(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一带),秦军在巨鹿陷入劣势的消息传到河内时,河内的秦朝守军军心大乱,司马卬乘机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域,后来项羽就把他封到这块土地上做了殷王。顺便说一下,司马昂的后人中出了一个大人物——司马懿,他和他的子孙们共同创立了晋王朝。申阳在巨鹿之战后大展神威,带兵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广阔领域,于是,在项羽大封诸侯时他就成了河南王。上面写到的十三个诸侯都属于北方的王者,另外三个即将登场的诸侯则是典型的南方王者,有趣的是,其中还有一对翁婿。先说一说临江王共敖。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9)

共敖原为秦朝末年义军领袖楚怀王熊心身边的大臣,具体职位是上柱国,和令尹、相国同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之重臣。共敖是较早举起反秦大旗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并且很快占据了他的故乡南郡,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区,他凭此功绩成了楚怀王的股肱之臣,也因此被项羽封为临江王,其领地就是他攻取的南郡,之所以将南郡命名为临江国,应该是因为南郡的土地主要是沿长江两岸从西向东延伸开来的。另两位南方诸侯是衡山王吴芮和九江王英布。

项羽封了几个诸侯都称为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10)

吴芮乃是吴王夫差的后裔,也是第一个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秦朝官吏,当时他的职位是鄱阳县令,此后,在百姓们的拥戴下,吴芮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囊括了江南的大部分区域。骊山囚徒出身的淮南义军领袖英布率众前来投奔吴芮,吴芮非常欣赏能征惯战的英布,先是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后又派他带兵北上支援楚怀王熊心名下的起义军。英布在巨鹿之战中跟随项羽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也赢得了项羽的信任,从此成了项羽部下的急先锋。巨鹿之战后,英布先在黄河南岸配合项羽逼降了名将章邯,接着作为先锋挥师西进,攻下函谷关,然后一路打到了咸阳。因为英布的卓越战功和他的岳父,老主公吴芮的强大势力,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将英布立为九江王,将吴芮立为衡山王。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中,有四个人在刘邦称帝时又得到了诸侯王的高位,他们是吴芮、英布、张耳和臧荼,但前三人的封号分别变成了长沙王、淮南王和赵王,只有臧荼依然高举着燕王的旗帜,项羽若地下有知,会不会感到一丁点儿的欣慰呢……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