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击凡
在心碎处,练习坚强
鹿先森乐队的发片速度,始终都坚持在两年一张的频率,不快也不慢,不疾也不徐,不争也不抢,像极了鹿先森一贯以来给我们的印象。像鹿先森这么一支气质淡然的清新乐队,也会有撕心裂肺的心碎时刻吗?是的,《在心碎处》就是鹿先森的“成长之书”。
当一支成军五周年的乐队,走到了音乐生涯的第三张专辑,似乎也该到了“成人礼”的关键时刻。在这几年里,鹿先森从黑子眼中的“兼职杂牌军”乐队,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往前走着,终于从无人喝彩的小型Live House,唱进了华语乐坛的圣殿:工体。
在工体成功开唱、登陆《乐队的夏天》第一季之后,鹿先森的乐迷数字,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攀升着。六位成员有各自醉心的事业,作为“业余爱好”的乐队也能玩得出神入化,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怎么突然就“心碎”了起来了呢?
“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这是鹿先森2015年的成名曲《春风十里》,曾被李宇春等巨星翻唱,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你都一定听过这首歌。大概很少乐队会像鹿先森这样,第一首歌就能一炮而红。
快速走红的背后,带来的却是潜藏在内心深处不可见的创伤与心碎。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鹿先森在乐夏的那句名言吧:玩乐队,也有所谓的鄙视链吗?好像有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墙,架在了温和的鹿先森,与其他言必称“躁起来”的摇滚乐队中间。
这个世界是在有太多种类不一的音乐风格了,不一定只有硬桥硬马的重金属才是Rock的精髓,安静的小清新,其实也可以是非常摇滚的。谁又敢说,一边当上班族、一边做乐队的鹿先森,不是另一种意义上,尽情燃烧自己音乐生命的“真Rocker”呢?
《在心碎处》所呈现的,就是如此独具一格的鹿先森。他们并没有依照大众心中摇滚乐队的固有模式来活,但反而却活出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摇滚态度。当我们把《在心碎处》的13首新歌按顺序认真听完,或许才能get到鹿先森藏在这些歌里想要表达的话。
在我看来,《在心碎处》在音乐性上的飞速成长,已经抛开了公众因为《春风十里》而对鹿先森产生的思维定势。《春风十里》是鹿先森的起点,巧合成为热播单曲,并不是音乐人的原罪。多少歌手努力了一辈子,也未必能拥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国民金曲。
最初写下《春风十里》时,鹿先森还只是六个默默无闻的平凡年轻人,为了参加单位年末的一场文艺汇演,造就了《春风十里》的妙手偶得。正是这样跟其他乐队不一样的“无心插柳”式的成长路径,也使得鹿先森能写出《在心碎处》如此深邃美好的作品。
听了好几次《在心碎处》之后,我觉得新碟中的《再唱一次这首歌好吗?》,就是鹿先森献给《春风十里》的一份回礼。《春风十里》为鹿先森带来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但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不过,在此时此刻回望过去,还是感恩大于一切。
在陌生城市的有轨电车里,人人笑容冷漠,你戴起了自己的耳机听歌;在阳光下的密林穿过小河时,你开始在哼歌的同时,思考“失去还是获得”的人生大道理……郭倍倍在《再唱一次这首歌好吗?》当中所描绘的,正是这样“具象化”的音乐意象。
或许在某些时刻,鹿先森的歌便是如此,陪伴我们走过难以忘怀的生命片段,并成为那一刻不可磨灭的钥匙。许多年之后回想起来,那便是夹在回忆中的一张书签,当音符再次响起,你就能与时光无缝衔接——而这,正是鹿先森做音乐的“初心”所在吧。
所以,鹿先森在这些起起伏伏的日子里学习到的是,不要轻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就忘记了自己在最初出发时的心愿。只要还有人因为听了鹿先森的歌而感动流泪,能持续用音乐陪伴听众“在心碎处,练习坚强”,他们所写的歌就有了意义与价值。
《春风十里》当然是鹿先森的其中一个标签,这是一首跟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歌,他们并无意摘去这个伴随多年的标签。但在《春风十里》的标签之外,鹿先森还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面向,静待有心人前来发掘。
如果你对鹿先森的印象,还只停留在《春风十里》的阶段,那就不妨张开耳朵,多听一下这张他们用心打造的《在心碎处》,感受一下鹿先森区别于以往的崭新面貌。无论是《一起跳支舞》还是《潮汐中的归期》,都记录了鹿先森新的成长。
生活中遭逢的波折,让鹿先森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正如他们在《生逢灿烂》里,所寄托对未来的期许一样:“当所有生命都平凡而辉煌,风中又响起的挽歌,回首一生憔悴而灿烂!”所以,你会是那个透过《在心碎处》听懂鹿先森的有心人吗?我期待着。
在文学里,找到自己
在鹿先森的成名曲《春风十里》中,有一句始终让我心心念念的歌词,是郭倍倍的神来之笔:“把所有的春天,都揉进了一个清晨!”一个精准到位的“揉”字,正好也折射了鹿先森“柔中带刚”的人文创作风格: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内蕴无穷。
鹿先森不流俗的原创歌词,曾经获得不少乐坛前辈的衷心点赞。大部分乐队都只着重于音乐层面,而忽略了歌词的人文性,这也是华语乐队圈的“老大难”问题。鹿先森亲手改写了这一切。而坚持走人文路线的细腻风格化歌词,也让鹿先森成为了一众乐队当中最特别的存在。
创作源于生活,要评论鹿先森的歌词走向,当然首先要回到乐队成员的成长背景中来看待。几乎包办了鹿先森所有词曲的郭倍倍,是这支乐队的灵魂人物,而鹿先森所产出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他与其他成员在日常生活里“认真过生活”的产物。
有些乐队的歌词,之所以会让人觉得空洞无物、乏善可陈,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试着真的走进生活里去。走出排练室、Live House、酒吧对乐队的桎梏,每天游走在地铁、办公楼与工作场所的鹿先森,在歌词里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真正感受与体验。
自带“学霸体质”的鹿先森,乐队成员都拿着体面的硕士、博士学历,即使不玩乐队,也能拥有正当的上班族生活。正因如此,与乐队圈子始终保持着恰当距离的鹿先森,反而更能理解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歌,也写出了这种“入世”的态度。
新专辑中的一曲《水生》,就是鹿先森试图与当下这个时代发生对话的一首歌。鹿先森曾在武汉一个叫二丁目的酒吧里,偶遇了一名叫“水生”的陌生男子。两路萍水相逢的人各怀心事,在午夜的湖北举杯共饮,然后再消失在彼此如水一般的生命当中。
《水生》的歌词,被郭倍倍以功力十足的文笔,写出了如幻如真的微醺质感:“你我本就是今夜行路的陌生人,坐在所有迷失的城池里,三言两语度余生……”一首关于武汉的歌,放在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当中也饱含了鹿先森向时代致敬之意。
生活可能会将你击倒,但绝对不能把你彻底击败。能一次又一次在生命的惊涛骇浪中重新站起来,文学、音乐“在心碎处”背后所带来的艺术疗愈力量,其实也是相当重要。懂得在艺术里吸收能量,然后变得比从前更坚强,这就是鹿先森教会我们的事。
《在心碎处》的文案,还特意引用了海明威的话:“世界击倒每一个人,之后,许多人在心碎处坚强起来。”这也是《在心碎处》这个专辑名字的来源所在。是的,你一定会很惊讶,都2020年了,竟然还有乐队在认真谈论海明威!鹿先森果然是学霸!
世道变坏,大概是从“连文艺青年也不再读纯文学书”开始的。文学曾经是一代人赖以成长的养分,但在几分钟的短视频占据流量的当下世代,谁还有耐心读完一整本几十万字的大部头小说?鹿先生要做的,就是借助音乐的力量,让年轻人重新关注文学。
正如《春风十里》里画龙点睛的那个“揉”字,鹿先森一直都在做非常可贵的努力与尝试。他们试着把与大众距离甚远的经典文学,以另外一种更能被人接受的方式,“揉”进鹿先森这些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音乐作品当中,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学的美。
对于鹿先森而言,这也是一种对华语流行音乐固有歌词风格的勇敢挑战。就拿“半生执着半生漂泊”的《再唱一次这首歌好吗?》来做例子,这是一首兼具了文学性与日常性的好歌:“一生脚步恍惚了沿途景色,我们趁着万家灯火去爬上那山坡……”
“恍惚”在《再唱一次这首歌好吗?》这里,已经被鹿先森巧妙地活用为动词,也因而点亮了整首歌的颜色。类似的歌词闪光点,在整张《在心碎处》中可谓是多不胜数。因此,听鹿先森的新歌,一定要同步打开歌词来细读,才能体会个中的妙处。
大家都说,鹿先森每一首文学色彩浓厚的歌词,都美好得犹如诗歌一样。这一次,他们索性把其中一首定名为《你的诗行》,把鹿先森天生的“诗性”在音乐里发扬光大。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还在征得余华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引用了《世事如烟》的选段。
正如余华在《世事如烟》中所言:“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提醒我们曾经拥有过什么。”只有把你的回忆写下来(无论是写成文章,还是写成歌),回忆才能真正被记住。所以在《你的诗行》当中,鹿先森也将“这利刃一般的人生”,写出了教人赞叹的新高度。
“心中无事不要坚持,酒后无事不要写诗”,这是鹿先森在《你的诗行》歌曲末段留给听者的温馨提示,同时也是他们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选择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鹿先森,也直接把他们的生活与创作,活成了一首曼妙的生活散文诗。
我也很喜欢鹿先森特意放在全碟末尾的《短篇》,这首不足四分钟的短歌,就像一篇意识流的短篇小说一样,虽然走的是朦胧散漫的印象派路线,却写实地记录了鹿先森六位成员对音乐、对文学、对生活、对梦想始终不离不弃的坚持态度。
“我看过男孩走进山林,我看过女孩走过湖水,他们在你的梦里说着悄悄话,可我的梦在哪啊?”这是《短篇》里最能打动我的句子。鹿先森并没有时刻把梦想挂在嘴边,而是持之以恒一点一点地去做,因为无欲无求,才能最终成就此刻的圆梦。
在音乐中,不断成长
提到知名音乐人颜仲坤,我们总会想起跟他合作无间的崔健、窦唯、张楚、何勇、唐朝乐队。颜仲坤当年是有份参与缔造滚石旗下“魔岩三杰”的幕后功臣,1994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其中也有颜仲坤的不少功劳。
鹿先森的音乐类型,跟上世纪90年代的“魔岩三杰”,在风格上是截然不同的。但相同的是,鹿先森也跟当年勇闯红磡的摇滚前辈一样,走到了一个“转型”的时间节点。当颜仲坤加入到这张专辑的制作当中,其实也为鹿先森注入了新鲜的音乐能量。
当年的“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完成了上一代摇滚人的“造神”历程;而2019年的鹿先森,则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确认了这支乐队的存在意义与价值。能登上工体,对所有华语乐队而言,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那意味着你被公众认可、接纳了。
每一支乐队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这个充满了自我怀疑、彼此质疑的历程里,不断寻找“自己”的漫长迂回之路。道路是曲折的,终点是光明的,那些最终得以找到“自己”的乐队,往往都能在华语音乐的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果说,登上红馆舞台前的“魔岩三杰”,还在寻找各自的音乐路向的话,那么“摇滚中国乐势力”这场足以青史留名的传奇,则是他们大放光明的高光时刻。曾经亲历过历史的颜仲坤,则把前辈这种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传授给了鹿先森。
请来颜仲坤担纲《在心碎处》的专辑制作人,可以说是鹿先森乐队五周年锐意革新的一项重要举措。过往鹿先森的专辑与单曲,大都由乐队成员负责制作,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音乐里原生态的野生质感,但缺乏制作经验也让成品略显粗糙,留下遗憾。
经验丰富的颜仲坤老师加入后,让《在心碎处》最终的作品呈现,更圆熟、也更耐听。像鹿先森这样的高人气乐队,仍然愿意求新求变,勇敢跨出原本的舒适圈,可谓是勇气可嘉。在颜仲坤的帮助与悉心调教下,《在心碎处》的音乐性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在心碎处》这张专辑的定位,颜仲坤老师是这样说的:“一切走向喜乐的旅程,都开始于心碎之处。”为了把这种心碎的感觉在音乐当中表现得更到位,颜仲坤与鹿先森的各位成员一起,探讨、试验了各种音乐表达的全新可能性。
无论是鼓、贝司、吉他、钢琴这些鹿先森原本就已经很纯熟的乐器配置,还是在歌曲中加入管乐、弦乐、十二弦吉他、合成器等更气势恢弘的配器,在颜仲坤的创新制作指导之下,《在心碎处》对鹿先森而言,就是一张充满了开拓色彩的开创性专辑。
有听众认为,《在心碎处》是鹿先森意识上最为成熟的专辑。告别了校园时代,鹿先森试图挑战更宏大的叙事手法,但却又保留了他们创作当中最可贵的温暖真诚。不像成年人那么油腻,又不像少年人那般青涩,而这,恰好正是鹿先森音乐的独到之处。
随着成员的年纪渐长,如何在技巧与阅历不断增加的同时,继续保留赤子之心,不致沦为没有灵魂的“乐队老油条”?这个困扰不少乐队的问题对鹿先森而言,却好像仿佛完全不存在一样。他们始终以心怀年轻的姿态,游刃有余地面对眼前的创作与生活。
《在心碎处》整张专辑里歌名最长的一首,是《第一次看见你时我就看见了我的衰老》。长达十六个字的歌名,也点出了鹿先森面对韶华易逝、抓紧光阴的积极态度。没错,从上一张专辑《华年》开始,“时间”已经逐渐成为鹿先森的其中一条创作主轴。
像鹿先森这样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世代乐队,缓缓唱出《第一次看见你时我就看见了我的衰老》时,那种反差巨大的对比感,让我为之深深着迷。真正能“出活儿”的乐队,就是要勇于超越时空界限,尽情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留下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照亮衰老的爱和漫长的黄昏”,“那些动人时刻又如人生般潦草”,当所有创作人都在追逐年轻,鹿先森却心怀悲悯地写起了关于衰老的“老灵魂”题材。亦因如此,鹿先森的《在心碎处》早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流行曲范畴,到达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新境界。
这是《在心碎处》向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漫无止境的快乐,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珍视那些“心碎”的价值?除了肆无忌惮的年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直面“衰老”的意义?除了模仿成功学的偶像,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找到“自己”的真正存在价值?
确认自己是谁,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鹿先森把这些年“找自己”的故事,凝结成专辑里动人的歌。《远离他们》的歌词,就是鹿先森“找自己”的秘诀:“告别贪欢,告别钱财,告别虚荣去……带着你的骄傲,远离他们;带着你的单纯,远离他们!”
在充满了各式各样外在诱惑的年代,只有鹿先森以最单纯的方式告诉你:要懂得“心碎”,才能体会“开心”;要远离“他们”,才能找到“自己”。鹿先森的《在心碎处》,正试图为广大的年轻人,在充满了哲思的音乐作品当中,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