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上学的时候,当我们学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老师会告诉我们,《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才是词的标题。那么,词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千奇百怪的词牌名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在词作标题前面加上意思毫不相干的词牌名呢?关于词牌你不知道的那些知识点,本文将一一为你解答。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1)

(词牌名)

词,即歌词,最初是用来伴曲而唱的。古人写词,分为“按词制调”与“依调填词”两种,其中的曲调,又称为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限定了词的字数、句式、平仄、韵律。

宋朝之后,随着词的发展完善,词调逐渐固定下来,通常不再创作新曲调,“依调填词”便成为了主流。如此一来,了解词牌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2)

(宋词)

第一,词牌的数量。

不同于律诗只有四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入不韵、平起首句入韵),据统计,仅流传至今的词牌就有一千多种,比如我们常见的:《蝶恋花》、《定风波》、《卜算子》、《一剪梅》、《临江仙》、《清平乐》、《点绛唇》、《浣溪沙》、《渔家傲》、《虞美人》、《鹊桥仙》、《永遇乐》、《采桑子》、《生查子》、《菩萨蛮》、《醉花阴》、《相见欢》、《水调歌头》……

第二,词牌的来源。

词牌的来源一般分为两种——民间曲调和文人创作。比如,我们熟悉的《西江月》、《卜算子》、《蝶恋花》、《菩萨蛮》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曲调,而《渔家傲》(晏殊)、《鹧鸪天》(宋祁)、《江城子》(欧阳炯)、《如梦令》(李存勖)等则是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词牌。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3)

(电视剧《清平乐》中,范仲淹塞外高唱《渔家傲》)

第三,命名方式。

词牌通常以摘取文中字的方式进行命名。

比如,《忆秦娥》这个词牌是由唐朝大诗人李白首创的,他的原词第一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遂得词牌名《忆秦娥》,又称《秦楼月》。

又如,《如梦令》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自制曲目,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4)

(《如梦令》)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反推出该词牌的首创者——词牌与词意相关,通常为首创,词牌与词意无关,通常为按调填词。

比如,《雨霖铃》又称《雨淋铃》,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蜀地,赶上霖雨连下十数天,又在栈道中闻见铃声,由此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而我们熟悉的柳永的那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虽然是《雨霖铃》的正体,却并非该词牌的首创,而是按调填词所得。

但也不是所有词牌名都摘取于首创词作,比如我们熟悉的《忆江南》,词牌名源自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中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但是,这首曲子的原创却并非白居易,而是唐朝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原调本名为《谢秋娘》,只因白居易的填词过于出名,遂改为《忆江南》。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5)

(白居易《忆江南》)

也有的词牌名不是取字于原词中,而是取字于相关诗文中。比如,《青玉案》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如,点绛唇》取于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再如,《满庭芳》取于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还有的词牌名原本就是词的题目,后来创作者沿用人家的调子填词,遂把原标题作为新词的词牌名,比如《浪淘沙》原作咏的就是浪淘沙,《踏歌词》原作咏的是舞蹈,《抛球乐》原作咏的是抛绣球,等等。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6)

(刘禹锡《浪淘沙》是依小调《浪淘沙》创作的七言绝句)

但是,摘取文中字只是词牌的主流命名方式,而非唯一方式,另有多样化命名方式。

比如,《苏幕遮》的意思是“西戎胡语”,因为这首曲子源自西域龟兹国。

比如,《念奴娇》中的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所以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比如,《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中的“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卜算子》就更有趣了,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介绍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娇如梦令卜算子)(7)

(《卜算子·咏梅》)

综上,词牌只是词谱的代号,同一个词牌名的词,只是字数格式、平仄韵律完全相同,即唱出来是一个调,但具体内容与词牌却可以完全没有关系,《忆江南》可以不写江南、《虞美人》可以没有虞姬,《雨霖铃》也可以不下雨。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