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简单翻译(悯农诗集句)(1)

说起“悯农诗”,大家会想到唐代李绅的两首《悯农》诗。中国古代的悯农诗,一部分出自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歌谣;一部分来自读书人,他们隐而不退,仍有赤子之心,仍关心百姓的疾苦;大部分则来自那些既读过书又当过官,而在官场上又不甚得意的诗人。

古代悯农诗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极其广泛,主要包括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剥削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与劳动者的辛酸悲惨生活。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韩渥《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望岁必空切,耕夫尽把弓。千家仅数人,一税十年空。(黄滔《书事》)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点乡兵绝子孙。(杜荀鹤《乱后逢村叟》)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重赋》)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虽,戴却数乡税。(郑遨《富贵曲》)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郑遨《伤农》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杜甫《赴奉先咏怀》)

咋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寇准侍妾茜桃《呈寇公》)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诗人们令人钦佩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哀怜、同情劳动者,揭露、控诉剥削统治者。但是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悯农诗人再多,也不可能改变平民百姓受压追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广大劳动人民只有生活在自己真正当家做主的民主与法制十分健全的社会里,才能挺起胸膛做一个真正的人,愉快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