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

起因

一、外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给人民带来巨大危害;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二、内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巨额的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三、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中。

四、理论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多次参加科举,但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天下为公)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创立了拜上帝教。

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2)

其实太平天国运动,就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

历程

一、金田起义——起义爆发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趁着生日这一天,集结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起义后,太平军攻占永安,在永安一面抗击清军进攻,一面进行军政建设,初步设立政权,分封诸王。

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三、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1853年1月攻下武昌,震动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四、北伐西征——全盛局面

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3)

北伐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为西征牵制了大量的兵力。

五、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建都天京以后,太平军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修建豪华宫殿,生活奢侈,妻妾成群;还规定森严的等级制度,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洪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

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1856年8月,杨秀清居功自傲,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相救。9月初,杨秀清及其部属数万人被韦昌辉残杀。

不久,韦昌辉又被洪秀全处死。合朝文武迎石达开到京辅政。石达开因遭洪秀全疑忌,于1857年5月负气出走,率数万将士脱离天朝,独立作战。虽继续反清,但远离根据地,于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

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4)

经此一事,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六、重建核心——挽救危局

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年轻人,重新建立领导核心。

七、防御战争——暂稳局势

1.三河镇大捷: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破江北大营,不久又胜三河镇。

2.进军江浙: 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用洪仁玕计“围魏救赵”,围杭州救破江南大营,东进连克七城,打到上海近郊。

3.安庆保卫战(1860~1862年),经过艰苦斗争后,太平天国失败。

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简记)(5)

八、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缘梯而入,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革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1)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

(1)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3)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空想性);

(4)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性)。

后期:《资政新篇》

内容:发展资本主义

①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有公众选举;

②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文教:开设新式学堂等

④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评价:

(1)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进步性)

(2)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它更多的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产物,并非农民起义的产物;(局限性)

(3)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空想性)

失败原因

1.主观方面: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①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宗教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2)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均有影响。

(3)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

(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严重脱离现实,根本无法实现,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