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三国演义》时,会发现很多活跃在一线的汉室宗亲,像我们熟悉的刘备,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还有幽州牧刘虞,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来自于汉景帝一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国中后期汉献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国中后期汉献帝(为什么三国时汉室宗亲都是汉景帝一脉)

三国中后期汉献帝

我们看《三国演义》时,会发现很多活跃在一线的汉室宗亲,像我们熟悉的刘备,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还有幽州牧刘虞,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来自于汉景帝一脉。

刘备

要知道汉朝从刘邦建国以来就大封诸侯,刘邦不仅自己有八个儿子,就连他的很多兄弟也被封王,这些刘氏子孙代代相传,数量也是很庞大的。

为什么到了400年后的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几乎成了景帝后人的天下?

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景帝在“七国之乱”以后,清理了大批老牌诸侯国。像刘邦的几个兄弟的后代,刘邦二哥刘喜的儿子吴王刘濞,四弟刘交的孙子楚王刘戊。

汉景帝刘启

不过刘交的后代生命力很顽强,虽然在东汉末年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却在东晋末年出现了刘裕这样的厉害人物。

汉武帝也不手软,刘邦的表兄弟燕王刘泽这一脉和刘邦长子刘肥的嫡系后代都先后被他杀掉。虽然推恩令让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但基本全部由旁系换成了直系,进行了大洗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汉景帝这一脉太能生了。汉景帝自己生了十四个儿子,在西汉皇帝里遥遥领先,不仅如此,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来看看他的这些儿子都干了什么。

老大是河间王前太子刘荣,因为母亲栗姬的作死被废,不到二十岁自杀,没有留下后代。

废太子刘荣

老二是河间王刘德,喜欢儒学,以贤德著称,家里的藏书能比得上朝廷。他有十二个儿子,嫡系一代直到王莽篡汉时被废除。

老三是临江王刘阏,由于只活了18岁,没有后代。

老四是鲁王刘余,曾经为了扩建宫殿,拆了孔子的老宅,意外得到不少经典古书。他有七个儿子,东汉末年的刘表、刘焉和刘璋,都是他的后人。

老五是江都王刘非,勇武异常,参与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还主动要求去攻打匈奴。他有6个儿子,但继承他王位的刘建,荒淫残暴,这个人的事迹太过恶劣,难以启齿,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或者看我主页写西汉诸侯王的那篇文章。最后因为谋反被迫自杀。

老六是长沙王刘发,母亲唐姬本来是程姬的侍女,因为程姬有月事不能侍寝,唐姬才跟汉景帝有了一夜之欢,没想到竟然生下了他。刘发虽然出身卑微,但后代特别争气,他生了16个儿子,后代出了一个汉光武帝刘秀,因此这一脉也成为了东汉皇族。

老七是赵王刘彭祖,这个人坏得很,以残害国相和大臣闻名,但他一生超长待机,做了60多年王爷,生了27个儿子。

刘彭祖

老八是胶西王刘端,因为阳痿不能生育,宠幸男人却被男宠给绿了……

老九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刘胜,一辈子专注于享乐,生了一百二十个儿子,也创下了古代的纪录。刘胜后代虽然多,但也每况愈下,直到刘备草根逆袭,才让祖宗也跟着沾了光。

老十就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这一脉,六个儿子。由于自己的晚年昏聩,长子刘据的三个儿子都死在了巫蛊之祸中,留下一个皇孙刘病己,就是以后的汉宣帝。

汉武帝

老十一是广川王刘越,事迹不详,但生了七个儿子,直到王莽篡汉时封国被废。

老十二是胶东王刘寄,他生了5个儿子,两个儿子被封为王,王位也一直传到王莽篡位。

老十三是清河王刘乘,无子嗣绝。

老十四是常山王刘舜,他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被封王,也是在王莽时期被废。

这样看来,景帝这一脉,一是父子都能生,二是后代还有出息,出了刘秀这一支东汉皇族,重振了景帝血脉,所以到了三国时代,景帝后裔多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