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千年前,中国古人便将演奏的音色与自然相联,万物和谐共存的哲学观念源远流长。不久前,著名古筝演奏家袁莎的个人专辑《出水莲》面世,这是环球音乐(中国)今年发行的首张中国传统音乐专辑,它在居庸关前、大自然中录制,以古筝诠释天人合一的超然感悟。日前,袁莎现身中山公园音乐堂,分享了专辑的制作故事与聆听亮点。

古筝最顶级的曲子袁莎合集(古筝名家袁莎新专辑出水莲发行)(1)

专辑《出水莲》以名曲《平湖秋月》开篇,湖光山色如在眼前。整张专辑收录了中国传统音乐经典曲目、改编曲目、近当代作品与即兴创作共12首,几乎都由袁莎本人根据广东音乐、昆曲、浙江越剧、陕西秦腔、扬州清曲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来。乐曲以古筝为主线,融入了笛、箫等传统乐器以及竖琴、吉他等西洋乐器的和声与音色,在古曲悠长深邃的诗意中丰富了音乐的色彩感。

古筝最顶级的曲子袁莎合集(古筝名家袁莎新专辑出水莲发行)(2)

博采众长、融合吸收,是袁莎多年来找到的一条推广中国文化的可行之路。2017年,在美国巡讲时,她邀请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一同合作《春江花月夜》,巧妙融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著名的第二乐章主题“思故乡”,许多美国观众听得潸然泪下。

改编创新的精神在专辑《出水莲》中继续闪烁,以先行曲《长相思》为例,袁莎在改编中引入了古典吉他,高超的演奏技法把古人诗歌中的思念表现得真挚且悠远;主打曲《出水莲》加入竖琴,东西方音乐诗性而深情地对话,极致的“惆怅感”在简约深情的旋律中百转千回,“既彰显了古筝艺术的敦厚与诗意,又是中国文化审美的典型代表”。此外,专辑中收录的袁莎即兴创作也能为听众带来不少惊喜,《空谷幽兰》《秋山听禅》等作品宁静平和,是袁莎心中“天人和谐”境界的流露。

专辑《出水莲》把这种“和谐”之美做得相当纯粹,著名录音师李大康在居庸关前的自然环境中完成录制,堪称整张专辑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在实际录音过程中,困难超出想象。”袁莎回忆,为了规避空中航班的噪音、乡村家禽小狗的啼吠,录音时段一改再改,最后挪到了凌晨两点之后,在此期间,袁莎还需要“忍受”演奏时一次次的打断,“为了还原真实的自然环境,我们最终还是把鱼跃入水的声音收了进来。”听众们可以在《出水莲》中找到这灵动的“咕咚”一声,“效果与合成的音效完全不同。”

“‘自然’作为传统审美理想,是中国音乐的最高品位,古筝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袁莎说。近年来,她频频在重大活动中演奏古筝,无比清晰且真实地感受到,“音乐是世界的桥梁。能借此表现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传递爱与美好,是音乐艺术的最终意义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