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现象,这位新科诺奖得主的父亲是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苏恩·伯格斯特龙,他们也由此成为诺贝尔奖史上第7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父子,成了诺贝尔奖父子(母女)得主的俱乐部中的第8位成员。

近几年诺奖获得者(第7对诺贝尔奖父子出现)(1)

其他6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父子分别是:布拉格父子,威廉·亨利·布拉格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他们父子俩,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时年25岁的小布拉格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父亲J. J. 汤姆逊因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就,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1年后,儿子乔治·汤姆逊与戴维逊共同获得193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奥伊勒·凯尔平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将近50年后,儿子乌尔夫·奥伊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几年诺奖获得者(第7对诺贝尔奖父子出现)(2)

1922年,丹麦物理学家父亲尼尔斯·玻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儿子阿格·玻尔则获得1975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24年,瑞典物理学家曼内·西格巴恩获得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子凯·西格巴恩获得物理学奖的时间则为1981年。

当代最有名的诺贝尔奖得主父子则是科恩伯格父子,1956年,父亲亚瑟·科恩伯格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子罗杰·科恩伯格则在50年后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21世纪以来首对获得诺奖的父子。值得一提的是,罗杰·科恩伯格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倡导发起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至今已在上海成功举办四届,10月底将迎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近几年诺奖获得者(第7对诺贝尔奖父子出现)(3)

如今,再次出现父子诺奖得主,而且斯万特·帕博雅研究的领域是冷门学科——古基因组学,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聪明的女儿伊雷娜·居里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人们不禁要问,诺贝尔奖也可以遗传吗?

根据人类遗传学原理,人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遗传的。但是,一个人的智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仅仅依靠天生的高智商,是不行的。12岁那年,父亲亚瑟·科恩伯格获得诺贝尔奖,父亲带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颁奖现场,让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在日常中,小科恩伯格耳边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和你爸爸太像了……你太像他了。”外貌上的相似也让科恩伯格意识到,应该追寻父亲的脚步。

近几年诺奖获得者(第7对诺贝尔奖父子出现)(4)

科恩伯格是否天生就能获得诺贝尔奖?国际知名神经学研究专家、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神经科学院院长马斯德乌说:“不能这么说。诺贝尔奖并不只是无与伦比的天才的结果,它更是努力、学习和技巧,尤其是坚持的成果。”坚持和外界刺激更为重要。

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榜样。父子诺贝尔奖的出现,让更多的家长也认识到,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真的非常大。

#媒体人周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诺贝尔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