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

活了101岁的他,用一把剪刀见证了一个世纪。

他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是不贪钱,也不怕死。

从一个小小学徒,到一个手艺匠人,再到成为电影主角,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有时平凡也是一种传奇。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

剃头匠的一生

Legend

“为什么我老找老人儿理发呢?当然我有一个传统的观念,现在什么发廊什么的,就知道拿剪子给你绞,这刮脸他也不会,可是呢,这个刮脸在理发来说,对于理发的人是最舒服了。”

说这话儿的是北京百年小吃老店爆肚张的第三代传人——张耀兴。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4)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5)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6)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7)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8)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9)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0)

儿子曾多次劝他试试外面的发廊,可爆肚张却是点名道姓,只让靖大爷给自己理发。

一旁的靖大爷听到爆肚张的夸赞,乐得合不拢嘴。

靖大爷是何方神圣?

用一句话来形容,他是老北京的“活化石”剃头匠。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1)

他17岁从顺义老家进城,在北京后海边上一家理发店学习理发,20岁出师当掌柜的,一晃眼,一剪就是80多年。

即便是年近百岁,他仍然眼不花、耳不聋、手不抖,每天骑着三轮车给老主顾上门剃头、聊天,服务细致入微,收费却很公道,每次只收5元钱。

哪怕老主顾主动给他大钞,他也不要。

2002年,靖大爷这平凡的日常被导演施润玖拍成了纪录片,片名简单粗暴,就叫《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2006年,一位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看到纪录片后找上门来,看92岁的靖大爷依然精神矍铄,还能坐两小时打麻将,激动坏了,又让他以自己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剃头匠》,上映后获了不少奖项,豆瓣评分高达9.2。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2)

可这之后,老主顾们一个个都去世了,老街坊大多也都搬走了,靖大爷的体力也逐渐不行了,从此他便很少再上门剃头。

而像靖大爷刮脸绞鼻须捂热脸这样的老手艺,也在所谓时尚潮流的攻势下,逐渐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时代符号”......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3)

“死完得了,他们死完了我也不干了,20来年死了400多,都给剃走了”,靖大爷88岁那年,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他口中剃走的老主顾之一,就有刚给剃完头的穆老人。

走进穆老人家中时,只见他形容枯瘦,满脸沟壑,眼底也没了生机,只剩最后一口气在那吊着。

看到穆老人躺在床上苟延残喘,靖大爷默默拿出工具,仔细地给他刮掉下巴上的胡须,嘴里还喃喃着:“明明上次来还好好的......”

穆老的儿子回答说,父亲刚从医院回来,饭也不咋吃了。

但临走哪怕神志不清,穆老人还是让儿子请来靖大爷为他最后剃一次头,只因他想体面干净地离开人世。

靖大爷虽然唏嘘,但他对生死早已司空见惯,“有时候一天就死仨的,下回我一去,哎,这人没了。又上一家,又没了。”

能够活到这个岁数,还能走街串巷上门剃头,靖大爷也是修炼了自己的一套长寿秘笈的。

“我就是想得开,怎么都行。你说我,我不言语;你骂我,我听不见,我就是不和你逗气。”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4)

其实,靖大爷能走上剃头匠这条路,也是命运使然。

靖大爷名叫靖奎,1914年底出生于北京顺义县一个农民家里,家里人也不愚昧,送他进了私塾,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

十五六岁时,爷爷想让他上大学,但家里其他人不同意,他一赌气就自己跑到城里当学徒去了。

本想着自己文化傍身找个记账的活,但没成,进了一家成衣铺,结果师兄偷钱还赖在他身上,靖大爷直接和师兄吵了一架,甩手离去,这才找上一家理发馆做学徒,谁知在这个剃头的行当里一干就是一辈子。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5)

学徒的日子向来不好过,但靖大爷从没挨过打,他脑子活泛嘴也甜,学徒三年期间,哄得师傅顾客都很喜欢他。

学徒期满后,靖大爷当了工人,每月能有30块的薪水,在那个年代也算不少了,但他不满足,偷偷地在掌柜身边跟着学本事。

掌柜的会正骨,过去理发后给人捏叫“放睡”,免费的,店里的很多工人都是马虎着干,可靖大爷偏不。除了偷着学,还自个儿钻研针灸图琢磨穴位,这学来的本事后来在他20来岁当掌柜时派上了用场。

因为手艺好心眼活,上至傅作义这样的达官显贵,下到胡同里的平民百姓,甚至京城有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都曾是他的主顾。

但这样的风光日子没过几年就结束了。

刚解放那会儿,他在清华大学开的理发室买卖没了,学校赔了他600块钱。后来又是公私合营,靖大爷在地安门的店也没了,文革结束后他向房管所要房没人理,只能领了600块补偿款悻悻而归。

虽然后来后悔过,但靖大爷天生乐观,“也就瞎凑活吧,什么事都不想了。”

靖大爷走街串巷的剃头生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6)

“昨天你没来吗?”

“没来,不到日子我就不来,这些天天凉不是吗?”

“是啊,我说这么些天怎么没来?”

老张和靖大爷年纪相当,身体却远不如靖大爷,眼睛不好使,腿脚也不利索,可脑子却一直惦记着靖大爷来帮忙剃头刮脸的日子。

靖大爷将行动迟缓的老张搀扶到桌椅旁,拿出自己的吃饭家伙什儿,用刮刀将后脑勺上的头发剃干净,接着沿着腮帮,仔细刮掉新长出的胡渣,连鼻毛也也不忘修剪一番。

最后打湿毛巾清洗一番,再用拧干的热毛巾捂脸,叫人直呼“舒坦”。

外面的发廊,很早就没了这么讲究的剃头手艺,拿个推子修修剪剪,有时还能让人意外受伤,但靖大爷却是手起剪落稳稳当当。

“我们做活,这人颧骨高,就给他头发留厚一点。那人歪脑袋,你不能再随着歪,一边头发要厚一点,一边头发要薄一点,这脑型、脸谱一人一样,做活细的就要把主顾记在心上,头的样子长短大小全知道。”

大女儿靖秀芬曾经回忆说:“老爷子有日历,400多人,哪天去谁家写得明明白白,完事还跟人约下次的时间。”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7)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8)

除了脑型、脸谱和老主顾们剃头的时间,靖大爷用心记的,还有老主顾们的烦心事儿。

温和老人86岁,是个老光棍儿,没事爱和老姑娘们玩几圈麻将,但年纪大也不能贪玩久坐,靖大爷和他唠家常时劝他:

“别伤身就得,伤钱不伤身,伤俩钱儿没关系,说来四圈我输了,输就输了。”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19)

马福贵老人84岁,退休前在粉丝厂看大门,费尽千辛万苦拉扯大了7个孩子,晚年身体不好耳背却遭自个儿女的数落。

“人家老头比你还大两岁呢,人家都能活动呢,他就是坐着不动窝儿,也不活动,就跟那有功之臣似的,坐那儿老睡。”

“越甜越不知道甜...”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0)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1)

靖大爷不言语,专心帮马福贵老人刮脸,结束后对着马福贵耳边大声喊了句:“没事,不碍事,越老越没事儿!且活着呢!”

马福贵老人似是听懂了老伙计的安慰,一直点头附和。

有时和老主顾唠嗑,靖大爷的话题都是谁谁谁又死了,谈论到生死,靖大爷一脸坦然,“活着就是一场大梦,甭管是谁,活多大也得回去。”

因为手艺好,收费也仅一两块或三五块,即便不出门走街串巷,也经常有慕名而来的人前来请靖大爷露一手,甚至还有不少老外,靖大爷也不拒绝,非常乐于展示。

也有人过来请靖大爷给家里半身不遂的老人剃头,桌上扔了三块钱,老伴不愿意,靖大爷却不计较,“争什么呀?争这点钱管什么用,人家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怎么办呢?我去就去吧。”

靖大爷的老主顾,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介绍过来的。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2)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3)

干理发的,能干到这岁数,很是罕见,靖大爷说自己已经是剃头这个行当的“老祖宗”了。

他曾收过十几个徒弟,但活五六十岁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大多都是因为工作太累身体落下了毛病,但靖大爷愣是活过了这道坎。

虽然剃头的日常很是平凡,但能坚持80多年,已不是所谓的匠心可以形容。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4)

92岁那年,他在胡同院里和老伙计们搓麻将,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找上门来,说想请他以自己为原型拍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剃头匠》。

靖大爷一口答应。

“2006年拍电影,我陪爸吃住在剧组,他也不紧张,特自然,好多戏一遍就过。”大女儿靖秀芬回忆道。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5)

但92岁的靖大爷却时常难为自己,因为年纪大记不住台词,他就把词写在手心上,夜里睡不着觉也在背台词。

还有人给他出馊主意让他装病还能拿钱,靖大爷听到后很生气,还经常催导演快点,生怕自己身体不行给导演添麻烦,“万一要出点错,您这钱就白花了,您找演员哪儿找这么合适的呀?”

好在,靖大爷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剃头匠》上映后拿了不少奖,他的女儿说,“老人演的电影得奖后,他很高兴。他说,没想到,晚年上了电视,还演了电影,这也是他剃头人生外的又一个意外收获吧!”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6)

靖大爷曾经总是劝老主顾:活一天总要有一个想法,不能一点想法没有。人得有精神支柱,有心有茬地活着。

活着的这些年来,他也一直践行着自己说过的话,拥有这份精气神,或许也是他能够长寿的秘笈之一。

2014年,靖大爷肺部感染入院抢救,可最终还是没有敌过死神的拉扯,享年101岁。

得知靖大爷辞世的消息后,爆肚张的儿子张子安很是难过,因为他81岁的父亲“一辈子都找靖大爷剃头”,而如今,再也找不到了......

记得电影里有一段情节,靖大爷想着自己时日无多,着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去服装店买中山装做葬服,导购员一脸诧异,告诉他现在已经没人穿中山装了;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7)

打电话给殡仪公司,可繁琐的程序让他颇为头痛,最后他只记得对方口里提到的“500字生平”。

靖大爷打开录音带,对着镜头一脸平静,捋了捋自己的白发,缓缓道来自己的生平。

“我民国二年出生于北京,念过私塾,可不是读书的材料,又学武术闯荡江湖,也没成,这才转而学剃头......”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8)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29)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0)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1)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2)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3)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4)

百字诉不尽他的百年人生,但他却用一把剪刀见证了近一个世纪的兴亡。

如今,街头的老理发馆都消失了,花哨昂贵的美容美发多了,理发师身上的名头也越来越高大上,然而,人们吵着闹着,却始终无法与理发师手里的剪刀达成共识。

就连简单的剪头,也都成了一场豪赌。

而像靖大爷这样的手艺,却总是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境地,最后大抵也会随着时代渐渐失传。

剃头匠的时代永远地过去了,但或许,剃头匠的精神能在这世间的胡同角落里默默流传着......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豆瓣、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5)

[1]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2]北京晨报:京城百岁剃头匠靖奎辞世 93岁本色演出获奖

[3]中国新闻网:93岁剃头匠的时代剪影:淡定见证近一个世纪兴亡

[4]刊参考网:靖奎:京城最老理发师

梅兰芳先生罕见影像(靠一把刀被梅兰芳奉为贵宾)(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