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村历史典故(蒋家大院的故事)(1)

蒋家村历史典故(蒋家大院的故事)(2)

编者按

各位读者朋友们,从今天起,在本站将连载咱们奈曼旗本土作家蒋丽敏老师的著作《蒋家大院的故事》。这本著作讲述了关于一个大家庭的故事,生动、有趣、并且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情。这本著作中的每一篇都是一个单独的作品,所有篇章连在一起构成了这本书——《蒋家大院的故事》。

引言

还记得吗?那年夏天,我们的大院儿……老巷、一座大院儿、一大群孩子、一个大家族……

《蒋家大院的故事》虽不是大宅门,却也庭院深深,欢乐多多!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演绎那么多的生动故事,折射出生活的各色光茫!奈曼旗本土作家蒋丽敏向你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奈曼人的生活、工作,让你了解祖辈、父辈生活的艰辛历程,这是一本用文字描述奈曼老街里普通人民生活的佳作!

蒋家村历史典故(蒋家大院的故事)(3)

蒋家村历史典故(蒋家大院的故事)(4)

《蒋家大院的故事》著名书法家亚中跃题写书名,本土著名作家张斌老师,辽宁省作家蒋东升为本书作序,著名作家孙九星为本书题诗!今天我们先看看这本书的两则序言吧!

序一

记忆文学的创举

张 斌

给蒋丽敏的书写序,是我早就答应过的。

当她真的将这部沉甸甸的近十三万清样稿交到我手上时,我陡然迷茫忐忑,写什么?怎么写?

许愿必还!当我还来不及拜读前,首先想到了作者本人。

蒋丽敏,这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今年才五十三岁,却从事小学教育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她为奈曼小学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奈曼旗语文骨干教师,她堪称我旗小学教育理论的权威。三十年来,累计写出近百篇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等,其中有23篇发表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这在我旗小学教师中是数一数二的达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教育论文的大手笔,退休后,笔锋一转,从论理的逻辑思维,转向了形象思维,而且硕果颇丰,《蒋家大院的故事》正是她的代表作。

十三万字的《蒋家大院的故事》是一部散文体的回忆录,是我旗作者长篇记忆文学的创举。我曾多次读过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的记忆文学《借我一生》《吾家小史》和《我等不到了》也是散文体的长篇。当然《蒋家大院的故事》不能与之相比,更不能相提并论。不过,蒋家大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样令我们格外亲切而感动,所以我一鼓作气将其读完,于是有了下面的感慨——首先,真实是她的绝对。整部故事主体真实,个章段落具体真实,甚至细微情节都是真实的。余秋雨说,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人物到事件,从心理到环境,应有尽有。有人说,文学不应是照相机,原原本本地记录生活。但记忆文学的写作能像小说创作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随意虚构吗?绝对不能!它必须在真实的故事里还原那段历史的真实,从中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或传统或叛逆的情感震撼,从中感受世态炎凉的或欢欣或郁悒的心灵觉醒。

其次,全面细致也是她的绝对。蒋家,老老少少十七口人,无论是长者还是幼童,逐一着墨,只是浓淡差异。大院,方方面面,大大小小,无论是饮食还是菜园,无论是家风还是传统习俗,林林总总,无不涉猎。不仅如此,其着墨和涉猎又细致入微,如雪地上的“拖拉机印儿”和“炒酱豆儿”的芳香味儿等等,由于记叙全面描写得细致入微,记录了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的大沁他拉镇真实社会生活的历史特点,如“抢酒糟”“粮油供应本”和“捡煤核”以及砸夯号子等等。有的篇章令我共鸣,引发我永难忘却的记忆,因此复读不止两遍之多,如《“超人”老叔》。那时,我和作者的老叔蒋家玉同属旗文化系统职工,他在影院的电影公司,我在文化馆和文化局,我崇尚他发明创造的智慧,他也很喜欢我的文学创作,彼此熟知友好。他制作的奈曼旗第一台自行车改装的摩托车,我还亲手抚摸过,多次亲眼目睹他骑车的潇洒。

第三,浓浓的情感像琼浆玉液一样洒满这部长篇的字里行间。读罢全书,感受深深!这正是此书的可贵之处。寡情无味那不叫文学,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作品最大区别就是情感。“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最大诱因。因此,作家的写作实践就是文心情旅的过程”这两句话是我的综合文集《文心情旅》的题记,我想也同样适合《蒋家大院的故事》,这里我就不举例细说了,反正情感的暗流在这部记忆文学中处处涌动,读者会自然有所品味。

此外,散文体的《蒋家大院的故事》,作为六十二章节的长篇记忆文学,章章节节相对完整,各自独立成篇,有的章节就是一片绝好的优美散文,可谓匠心独创,令人叹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缜密精心的构思,能营造出来吗?这是文学结构的深入创新,是独特新颖的奉献,可喜可贺!

完美无瑕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蒋家大院的故事》同样也有欠缺。大家都知道,无论哪类文学作品皆是由事、情、意三种成分或者说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事,即事件、故事、细节景物等,它处于文学的最外层;情,即情绪、情味、情致、情感等,它属于中间层;意,也叫意蕴火人理,包括意旨、意图、理念、理趣等,这是一种哲理的升华、思想的结晶,具有核心地位,具有主宰统领全局的功用。正是这重要的层面,《蒋家大院的故事》还稍欠功夫,还需要深入开拓,在“意”上多下些功夫。

2017年7月2日匆匆急就

序二

让心灵插上翅膀

蒋东升

经历,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是看你怎样去看待,怎样去利用。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也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过这些都是零碎的故事,需要一个有才华的人将这些零碎故事点缀一下,变成珍珠,然后用锦丝穿起来,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丽敏就是这样一位高手。她才华横溢,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对文学执著的爱,更主要的是她总想把对亲人对生活的挚爱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她是小学语文教师,可谓桃李满天下;经常发表作品,并屡屡获奖;她是大院里兄弟姐妹中的“大姐大”,从小她就生于斯张于斯,蒋家大院是她的家,更是她心灵的寄托,正是她这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写出《蒋家大院》可谓水到渠成。

书中描写了内蒙古奈曼旗城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蒋氏大家庭几代人及城镇人学习生活的故事,发展的过程,是一幅难得的奈曼“清明上河图”。从第一次看到,我就爱不释手,这一章刚看完,就盼着下一章一睹为快,用丽艳的话说:快写吧,都没啥看的了,我一连看了两遍。首先,通篇都洋溢着浓浓的“情”字,亲情、手足情、友情。“午饭后的时光,是爷爷奶奶最幸福的时光,我枕在爷爷的胳膊上,爷爷左手搂着我,右手拿着一本书。爷爷看累了,就说:大孙女,给爷爷唱个歌儿吧!我就跳下地,摆着丁字步,勾起双手大声唱起来。”多么生动温馨的一幅画面。书中的人物都是平凡中透着伟大、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真诚朴实、勤劳善良、非常鲜活可爱的。他们诚然也有各自的缺点毛病和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戴着用秫秸棒棒扎的眼镜儿,腰里插着用木头削成的手枪,手里拿着用纸叠成的大刀,身后跟着卫华、英明、小二等一大群孩子,整天玩‘冲啊、杀啊’打仗游戏”的“孩子王”二明子;有活泼可爱的丽艳;天真的“我第一听我二哥的话,第二听我爸的话”的小二;因为义气善良、勤劳乐观,“父亲”的外号“二哥”才传遍了周边很远的地方;有慈祥温柔、贤惠孝顺的“母亲”;有被爷爷骂为“潦倒帮子”心灵手巧的“老叔”等栩栩如生的众生,读后不禁让人感慨,你会情不自禁的进入到“蒋家大院”,和里面的人一起笑起来,轻轻喝一杯茶,再抿一口酒拉着手交谈。

二是语言朴实、鲜活、亲切,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奈曼的大车店,茶馆里的大茶炉子,奈曼老城,奈曼王府,西湖、沙坨子、相邻蒙古族兄弟,有笑眯眯叫我“丽儿咪儿”的嘎勒僧奶奶……都像电影的画面一样在我们眼前过目。“发电厂又开始‘咕通咕通’地响了,接着就‘嗡嗡嗡嗡’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父亲拽了一下拉线开关,‘咔哒’一声,吊在纸糊棚顶下面的电灯亮了,屋里一片光明,嘎勒僧弟弟的眼睛一亮,仰起头盯着上面这个‘发光的小葫芦儿’看个不停,看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蒙语,然后就‘噗噗’地吹了两口,看看电灯没什么变化,又站在炕上,用手当蒲扇忽达起来,电灯还是没灭。”语言逼真传神,一个蒙古族小男孩淳朴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宛如发生在昨天、发生在我们身边,声音是那样熟悉亲切。都非常生动,没有雷同。地域色彩浓厚,蒙汉结合处的口语别具特色,奈曼旗特有的人文地理色彩让人难以忘怀。

三是时代感强烈。“邻居家的孩子更有意思,他常常是拿着一个大的玉米面干粮,一边吃,一边捏泥巴,有时候,玩得高兴了,就用干土先把干粮埋起来,两只手一起揣泥,玩了好一阵子,想起玉米面干粮来,拍拍手上的泥土,把干粮从土里扒拉出来,继续吃。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这种吃法,就想办法从家里拿出一个玉米面干粮,没想到还没走到捏泥的地方,爷爷下班了,看到我手里拿着玉米面干粮,先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然后很威严地说:马上回家!我手里拿着的干粮就像变成了烫手的烙铁,垂头丧气地跟在爷爷后面回到了家。还有和妹妹推着自行车去捡煤核,两个单薄的小女孩,驮着重重的一袋子煤核,趔趔趄趄往家走的画面。细细品细细嚼,越品越有味道,越嚼越美好。这些事只能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那个时代真实的缩影。写往事读往事,就是重新过一次往事,就会感到人生的美好,就会有所启迪有所感悟,你的心灵会不知不觉会插上翅膀,在历史的天空自由翱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丽敏用《蒋家大院》弥补了这种遗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蒋家大院》不是长篇文学巨著,只是丽敏撷取生活波浪中些许浪花,却映射出绚丽的色彩,使我们感受到过去美好的时光,暗香徐徐而来,沁人心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本来是很贫穷的年代,精神贫瘠,物质匮乏,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丽敏却从不同的视角,用鲜活的语言把人们乐观坚强美好一面刻画了出来,揭示了人性的美丽。丽敏是位专门给生活和情感添加音符的天才,信手拈来的一段小事,经她妙手回春的描绘,就成了甜蜜的回忆。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如写人物时可以写的更生动些,写小孩子时更顽皮些,可以做些适度的夸张;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然是写回忆的作品,就应该多穿插些传说典故,奈曼是不缺乏传说和典故的。描写爷爷奶奶时把他们对孙子辈的爱再深刻些;老叔的“孩子王”多写些;奈曼旗的地理风情写的不够,最好多加上点古诗词,对人物的渲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四十八章“闲云潭影空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引用的就特别好,烘托人物和氛围就恰到好处。再比如,费劲辛苦好不容易盼到了“粮食本”那种喜悦,可以用“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来形容。再有结构上,可以更紧凑些,情节更深刻些。当然,这些都瑕不掩瑜。读完《蒋家大院的故事》,你能够无形中感受到文学的美感、历史的厚重、哲学的智慧。这就是一部好作品的魅力。

写作是一门苦差事,特别是作为回忆性质的书是很不好写的,受到的制约很多,尤其第一次出书,五十多岁的年龄,写出十多万字是多么辛苦,写成这样已是非常难能可贵了;少年不识愁滋味,蓦然回首已是斑斑白发,可是有了《蒋家大院的故事》,就有了保留青春的机会;丽敏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充实人生,珍惜亲情,这种精神让人仰视。盼望着丽敏早日有更好的佳作出版,为我们提供更丰盛的“满汉全席”。

2017年7月10日

想不想亲手翻阅这本《蒋家大院的故事》?或者和父母一起阅读,一起回味那段过去的时光?来开始一段老奈曼怀旧之旅吧!原价38元,现在还可享受8折优惠哦!奈曼旗环哲书社即日有售。

地址:老百货公司二楼,海峡书店对面。

联系电话:15047489808。数量有限,抓紧收藏!

编辑/肖春悦

点击下面条目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