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一直以来都提倡“法先王”,而被传为最贤明君主的尧、舜和其他三位君王一起被称为了五帝。五帝正是从三皇这个彻头彻尾的神话年代过渡到夏朝的过渡性人物,当然在他们的身上传奇性依然不减。

谈论五帝,我得把第四位帝王尧给先拉出来说,为什么说他是儒家学说中最为贤明的君王,甚至被司马迁称为最理想的君主?除了他在任时期处理了黄河水患,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以及一系列的政策外就是他开创了禅让制这个非常特殊的制度。在这之前,作为部落的领袖,是父传子这样传下去的,到了尧这里,他选择了一样贤明的舜成为领袖,这就很不容易了,当然舜也正如尧所期待的那样,非常优秀的完成了君王的工作,还把位置传递了下去。

上古五帝和五方天帝(从神话到历史的过渡)(1)

说回第一位五帝,也就是黄帝。黄帝所处的时代最后一位三皇神农氏已经衰败,他的部落被蚩尤打的节节败退,统治力也不复当年。黄帝就带着他的部族从蚩尤和神农氏手里夺得了天下。说个冷门的,黄帝的姓氏有很多,有所姬、也有轩辕当然也有有熊氏这些根据领地来说的,但按照后来西周时候的习俗。黄帝应该是姓姬的,而他的氏可以是轩辕也可以是有熊,这是根据地域来的。至于黄帝这个称呼还是殷商时期为了好听才取的。

黄帝的一统天下,可以说是中原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他把远古三皇时期的部落和东部蛮族部落给统一在了一起,为后来虞舜和夏王朝奠定了基础。而他的后代颛顼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部落的统治者,也就是第二位五帝。颛顼其人作为君王,对于历法有着极大的贡献,就比如颛顼历用了非常久的时间。而且他还是神话色彩极度重的君王。在很多神话中,颛顼都是以天帝的形象出现的。

上古五帝和五方天帝(从神话到历史的过渡)(2)

第三位五帝,就是帝喾。其实上面三位的氏族都不一样,帝喾虽然也是黄帝后人,也姓姬,但他是高辛氏的,颛顼是高阳氏的。氏族不同就代表了当时的政治地位不一样,作为天下共主肯定要征服所有氏族的,这也是他们之间的部落战争。说回帝喾,他也是为有德的君主,就和颛顼一样,他贡献了节气这个流传至今的东西。对于民生和农业来说非常有价值。他还能做到知人善任,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在远古时代并不容易。

最后一位就是接替尧成为君王的舜了。这位重瞳的君王并不是黄帝的直系血脉,但到了他这里百姓的生活已经非常不错了,同时舜特别具有道德楷模的气质,所以后来儒家的经典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舜的行为来规劝后来的君王。舜也是道德的标杆,在二十四孝中首先说的就是舜。舜的一生很漫长,而他最终传位给了治水英雄禹,但这也结束了三皇五帝的时代。

上古五帝和五方天帝(从神话到历史的过渡)(3)

从三皇五帝的故事可以看出儒家对于道德是有着怎样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如何期待这个世界走向的,在他的眼中也许远古那个有着贤明君王,百姓安居乐业各司其职的时代才是最美好的,只不过这样的世界本就是泡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