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来临。

这一年,西北战场要进行最后一次外围清场。

---「春季攻势」

春季攻势后,西野因为外调兵团入主关中,实力大增,开始鏖战关中,横扫河西,真正解放了大西北。

所以,在更为精彩的后战前,必须要讲一讲此次最后的外围清场战。

因为这一次,西野再次受到了马家军的打击。

一、全国大变局

从1948年11月以后,西野主力进行休整,而前线方面不断传来了情报,胡宗南貌似有撤退的可能。

12月24日。

彭德怀给毛主席去电,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情况看,蒋介石之军事方针,似是依托巴山,扼守长江,图保守长江及西南各省,即杜(聿明)部十九个师,傅(作义)部四十五个师被全歼,如其内部无大变化,及我大军尚未渡长江时,此方针可能不会轻易放弃。

假设如此估计符合目前情况,胡(宗南)匪也就暂不会放弃西安。但我中原区有适当强大兵力,沿汉水西进,威胁汉中(特别是入川);

或者太原打下后,晋绥部队及华北一兵团转至西北;

或者平津张(家口)打下后,华北二、三两兵团入绥、宁、甘、青;

或者西野本身在三五个月内全歼该匪三四个军(目前情况,无此把握)。

在上述各项威胁下,胡(宗南)匪军则将放弃西安,退守汉中。

西北野战军须抓紧上述胡匪两种情况(走与不走),布置工作。

如胡匪军不调走,拟继续在渭北、西府逐次消灭胡匪主力;

如调走,乘其在移动中,尽量追歼其有生力量,并尽最大可能,准备干部。”

当时的全国战场,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尚在进行,但从彭老总的角度而言,西北战场的兵力实在太少(九万刚出头),比起动辄指挥百万大军作战的其他战场,彭老总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彭老总也提了三种可行性增援方案,增强西北兵力,万一胡宗南真的南下开溜,损失巨大。

对于彭老总的这番分析和要求,毛主席并没有同意,因为前线战况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抽调兵力增援几乎不可能,而且毛主席断定:这胡宗南不会跑!!!

“蒋介石整个部署亦尚未定,如以胡军调京沪,则四川门户洞开,如以胡军守川,则他将以西安为第一线,不会轻易放弃西安,故目前不要忙于去包围胡军”。

但是,毛主席失算了,彭老总也猜错了。

胡宗南真的准备撤了(机关单位全部南迁),但是又没完全撤(伺机反扑了回来)。

二、胡宗南的算盘

胡宗南主导西北战场的时候,从未真正亲临战场,每一次擂鼓出军的依靠,就是飞往各地的一张张白纸,一条条电令。

他的每一纸电令,几乎都成为国军将士的夺命生死符。

随着全国战局的变化,胡宗南又一次打起了鼓。

这一次他打的是退堂鼓。

全国战局的迅速变化,让胡宗南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战争,胡宗南改变了以往主力军位居一线的作战计划,一线战场守备力量全部撤往后方,原在西北战场皆受重创的二线部队全部顶在前线。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1)

此种调整方式,前线部队像痛苦面具糊在了脸上,拉着包公脸不情不愿地递补到了前线战场。后方部队则如穿上了疾步之靴,接令即撤。

当然了,调整此种作战方式,胡宗南的目的也并非直接撤退,他是想着在撤退之前好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

三年了,他和彭德怀打了三年,也被欺负了三年。

临别之际的胡宗南,一定要找回自己的脸面。毕竟我是黄埔名校毕业,他彭德怀啥学校啊?他是湖南陆军讲武堂啊!

为此,全面后撤主力目的是要腾出足够的场地,拉长足够的战线,猛然反扑,给予西野主力沉重一击。

胡宗南的这种战术,没有什么官方名称。

我理解为“狗扑战术”。

为了实现自己的作战计划,胡宗南又拉来了自己貌合神离的盟友,青马马步芳部队的四个骑兵团(超越一个师的兵力,但战斗力非常彪悍)。

所以,西野此次春季战役一开始,已经上了胡宗南的套。

三、一野的进攻

1949年2月1日,我军颁布《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同时通知各地,即将即将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此次会议定调为「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它不仅是我党从广大农村转向城市的开始,也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次重要会议。

二月因为要进行会议议程安排,各个地区的一把手都非常忙。

西北战场的彭老总和王震受邀参加会议,军事暂由副司令员张宗逊代管。彭德怀临走之前,也给此次二月将要开展的春季攻势敲定了战场核心,主要集中在蒲城、铜川两地,迫使敌人放弃渭北重镇大荔,彻底掀翻胡宗南的渭北防线。

1949年,2月18日。

一野在张宗逊的指挥下,挥师南下,发动春季攻势。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2)

两兵团发起进攻后,进攻出乎意料的顺利,在我军的战史资料里大多都描述为“望风而逃”。但我查阅国军方面资料,当时的胡宗南要实行“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战术,在一野主力眼里的望风而逃,其实都是国军前线部队在执行胡宗南的命令。

在18日到21日这四天的时间里,因为胡宗南在前线战场仅留少量残部以及地方部队的原因,一野进攻畅通无阻。

唯一交战算是激烈的是敌第20师驻防的铜川。

敌第20师首当其冲,成为了一野前线部队第4军重点照顾的对象。

据敌第20师长褚静亚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

他的这个师为第76军在永丰战役后重组的新师,由保安1团、2团、3团组成。作为一个师,合计兵力不到3500人,几乎没啥战斗力。

褚静亚当时称他的第20师为乌合之众。

但即便如此,胡宗南还是亲自接待了褚静亚,告诉他:好好干,未来可期!!!

2月19日,黄昏。

战斗打响,一野第4军率先对敌第20师发起进攻,这支乌合之众在一野第4军的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防线迅速崩塌。师长褚静亚当晚就宣布三团撤离耀县,这支溃逃的部队边打边撤,一路撤退到了淳化南部山区一带。(还没结束,第4军还要揍他)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3)

在一野各军进攻的同时,胡宗南的主力则先后撤退到了泾水河岸两侧,主动让出了原来一直坚守的渭河以北防区

一野也顺利在南下第一阶段作战中完成了对铜川、耀县、蒲城地区的外围清扫工作。

2月22日。

张宗逊给毛主席去电:

(一)“自我行动开始至解放同(官)、耀(县)、蒲(城)三县后,敌一军退泾阳以南,六十五军及十八兵团司令部退泾阳,九十军主力退永乐镇,以一部在三原及其附近,三十师及二十师残部集结富平及其附近,六十九军撤退位置不明。

(二)依敌总退却形势,我拟于一、二、三、六军于明梗(23日)向富平推进,首先歼富平地区之敌,得手后看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以四军向淳化追击,首先歼灭该地区分散之十四师,得手后威胁西兰路,以骑兵旅活动于下圭、孝义、关山、交口、渭河北岸地区,消灭团匪,摧毁保甲,掩护地方工作。”

这是彭德怀离开西北战场后,一野在张宗逊的带领下打的第一仗,听到胜利的消息,毛主席非常高兴,但是也顺便提了一句:告诫干部不要轻敌,防敌反击。

这句话,很多人没有在意。

随着这封电报的发出,一野进行了南下后第二阶段的战斗,其战场核心暂时定在富平、淳化地区。

2月24日,下午。

第二阶段战斗开始,第3军、第6军攻打富平,但敌第30师未经战斗,仅留地方部队防守,果断撤出战场,撤退至泾阳地区。

第1军、第2军完成穿插,进抵富平以南的阎良镇,切断了富平南部退路。

第4军则趁势继续向西南推进战线。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4)

第二阶段的战役,唯一有收获的就是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第4军。原从铜川西逃的溃军敌第20师一路西逃,随即驻防在淳化南部龙首山地区。

第4军横扫了淳化山区,逼近了龙首山区。

龙首山东西长15公里(口头镇至泾河西岸),褚静亚想要依靠自己的残兵驻防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3月1日,第4军迅速席卷了龙首山阵地,部队已经南下穿插到了崔黄家、口镇、嵯峨镇、朱家庄、马家窑地区。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5)

敌军所谓的龙首山阵地被顷刻间穿透成了筛子,第20师被打成了报废品,师长褚静亚被俘。

但是,大家看看张宗逊此前的电令,再看看第4军目前的位置,简直太危险了!!!

张宗逊所言「以四军向淳化追击,首先歼灭该地区分散之十四师,得手后威胁西兰路,以骑兵旅活动于下圭、孝义、关山、交口、渭河北岸地区,消灭团匪,摧毁保甲,掩护地方工作」,其向西运动的极限就是淳化,淳化以南地区利用骑兵骚扰一下就可以啦~

但是第4军打得太投入,或者根本没有仔细研究电报。

导致自身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而不自知。

而此时,张宗逊以主力驻防富平,又向东延展了战场。第6军奇袭大荔,一举解放了大荔。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6)

但从当时整个战局来看,因为胡宗南下令主力不经抵抗大踏步的撤退,导致我军在第二阶段的收获并不多。

战场上,张宗逊也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儿,胡宗南在泾河两岸的部队似乎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他果断下达了撤退命令,放弃所有现占据点,全军朝着宜君、白水、澄城地区撤退。

张宗逊也没有想到,因为胡宗南大踏步后撤,渭北防线相继告破,青马东面防线瞬间暴露,胡宗南巧妙的大踏步后撤战术,使得马步芳不得不考虑与其建立“联防机制”,同意配合胡宗南主力进军追击。

胡宗南大军在一野主力后撤的瞬间倾巢而出,夺回了丢失的据点。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7)

3月11日。

马步芳抽调四个骑兵团组成骑兵纵队,由马得胜指挥,在永寿集结后,直扑柳林镇地区,包围了尚在撤退了第4军第10师两个团。

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第4军,我军统一作战序列之后,各纵队变为军,这个第4军就是原来的第4纵队(警1旅、警3旅、骑6师)。

很眼熟,也经常犯错。

第4纵队原本就是原来在关中、黄龙山区打游击的部队组编,战斗力算中上,并不是一野的主力纵队。

本次西野重新整编,又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调来警4旅,并且拆分骑6师,以「警备第1旅和骑兵第6师一部」「警备第3旅」「警备第4旅和骑兵第6师一部」组建成为第10师、第11师、第12师。

同样的一幕似乎又在重演。

原在西府战役中,刚刚整编不到一年的第4纵队执行侧翼掩护任务时,两次擅自撤离,差点让一野主力被包抄全歼。

此次春季攻势作战,一野第4军又出现了可怕的一幕,骄傲轻敌,过于急进。

张宗逊当时的命令时,立马东撤,不再继续歼敌。

而那时候,第4军慢了。

马家军强悍的骑兵攻势,在柳林镇发动进攻后,瞬间就撕开了我军第28团、第29团两处阵地防线。马得胜看到我军后翼部队有被打垮的迹象,激动的扯下外套,在四名随从的保护下,手持大刀一路劈砍。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有几大战役,西北战场发动春季攻势(8)

他因为身着蓝色毛衣,反而引起了我军攻击部队的注意。

火炮、子弹不断朝着这位蓝色骑士方向集火,马得胜就这样死在了战场中。马家军骑兵团暂时失去了指挥,我军才得以顺利撤退。

后来,我军才知道,那位纵马冒着枪林弹火疾驰的蓝色骑士,竟然是青马军队第248师师长。

一野春季攻势结束,各军累计歼敌7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