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本里编录有一首《一望二三里》的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五言诗短小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描绘出阳春三月,诗人在乡间野外看到的怡丽春光和迷人的风物,表达出诗人的闲适和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每一句里面都有一个量词,新颖有变化。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1)

不过,有一位家长迷惑不解: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教给孩子背过同样的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同样一首诗,为什么课外读本的内容和课本里的内容不一样?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2)

《一望二三里》这首诗前后有四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也就是语文课本里收录的这首诗。

第二个版本是元代徐再思的五绝诗,内容就是这位家长的孩子在课外读本里学过的那首诗,诗的内容与《山村咏怀》相比,“去”变成“望”,“亭”变成“楼”。

另外还流传有唐代无名氏的无名诗的版本,以及没有考据的一种版本。四个版本的诗,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不同的版本,诗里反映的意境存在差异。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3)

每一次语文课本改版都是专家经过充分研讨和论证之后决定的,不少改动内容涉及到诗的变化,目的是减少学生读错的可能,或者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会课本里的内容,但是这样的改动往往也会引起一些家长的争议。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4)

最明显的是贺之章《回乡偶书》,诗里“乡音无改鬓毛衰(cui)”,“衰”的读音确定是“shui”,杜牧《山行》里的“远上寒山石径斜”,“斜”由压韵的“xia”改成现代汉语里的“xié”。

不仅小学语文课本里有改动,初中语文课本里也有类似的改动,比如《桃花源记》里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里面的“要”,以前是读作一声“yao”,现在直接读四声了。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古诗词有一词多义,也有一词多音,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内容在课本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孩子在启蒙阶段,很多家长喜欢教给孩子背诵一些古诗,但是孩子在正式上学后,常常会发现同一首诗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当以课本内容为标准,避免在考试的时候丢分。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古诗怎么读(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6)

作为家长,在给孩子辅导功课时,遇到有争议的地方不要随意做判断,更不要用固有的记忆知识去教孩子,避免不同可能会让孩子们陷入迷茫。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也可以向老师求证,确保知识点是正确。同时,还要提醒家长,最好给孩子选择大型出版社发行的课外读本,起码编录的内容有质量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