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哪里了?我想想,哦,闯祸了年幼无知的我正不断的蹦上跳下,一个趔趄,脑袋磕在了床边的方桌边缘,顿时血流满面,也就不知后事了当我醒来,已经是漆黑的夜晚,刚从医院回来,脸上缠满了纱布,只剩眼睛和嘴巴边的缝隙,好惨也只能从缝隙里喂点米汤了当然,二哥没少挨父母亲的责骂,当时应该是临近春节,父亲探亲在家这事的后果就是我现在鼻尖有块凹陷,左边牙床突出了点,还好没破相儿时的记忆都是与伤痛有关的,也是奇了怪了,也就二三件事的记忆,至今未忘,倒是其他事一概不知了然后再有的记忆,就都与父亲有关了,直到上小学为止可能我母亲一下子要带几个不大不小的孩子,力不所及,所以我开始被父亲带在身边,东跑西颠的记得父亲最初支援内地建设,是跟我二大爷一起去的江西省新余钢铁厂,而我三大爷估计要不是小,要不就是要照顾年迈的奶奶,所以留在了上海说来也是,自家奶奶除了去世后,在灵堂上见过,并摸过奶奶搁在面团上的冰冷的手,记忆中就再没有任何痕迹了当我被父亲带在身边时,差不多也就四到五岁吧有人要问,这个年龄应该去幼儿园,呵呵,想太多了,那个年代上幼儿园跟经济收入挂钩,我们四个兄弟都没有去过幼儿园,只有我妹妹去过幼儿园,享过福,我跟我三哥去接妹妹时,经常吃到幼儿园下课时发的饼干和苹果那是后话了回到前面话题,父亲后来又去了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好像是后勤仓库的保管员,因为父亲是高小毕业,在那个年代,能有高小文化已经很不错了,有多少人读不起书,是文盲,只能靠后面国家的扫盲班,才认字写字那父亲咋读得起书呢?母亲跟我说过,我爷爷原来在老家江苏是唱戏的,家境还勉强过得去,所以上过学,父亲是1931年生人,家中为长子,上有二姐姐,下有二弟弟我也曾经常听父亲空闲时哼过几段戏曲既然是个建筑公司的管后勤的,自然而然地要四处奔波,我当然也免不了譬如江西铜鼓,宜春,九江,南昌都呆过,而每个地方又留给我不同的记忆好像是江西铜鼓县最早存入我的记忆,那是个偏远的山区县城,临近修水县,而修水县附近的武宁县,又带给我十五年的不堪回忆那是后话,容笔者后续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60到70年代的回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60到70年代的回忆(一个上世纪-1963年生人之回忆录ー那孩童时代)

60到70年代的回忆

上次说到哪里了?我想想,哦,闯祸了。年幼无知的我正不断的蹦上跳下,一个趔趄,脑袋磕在了床边的方桌边缘,顿时血流满面,也就不知后事了。当我醒来,已经是漆黑的夜晚,刚从医院回来,脸上缠满了纱布,只剩眼睛和嘴巴边的缝隙,好惨!也只能从缝隙里喂点米汤了。当然,二哥没少挨父母亲的责骂,当时应该是临近春节,父亲探亲在家。这事的后果就是我现在鼻尖有块凹陷,左边牙床突出了点,还好没破相。儿时的记忆都是与伤痛有关的,也是奇了怪了,也就二三件事的记忆,至今未忘,倒是其他事一概不知了。然后再有的记忆,就都与父亲有关了,直到上小学为止。可能我母亲一下子要带几个不大不小的孩子,力不所及,所以我开始被父亲带在身边,东跑西颠的。记得父亲最初支援内地建设,是跟我二大爷一起去的江西省新余钢铁厂,而我三大爷估计要不是小,要不就是要照顾年迈的奶奶,所以留在了上海。说来也是,自家奶奶除了去世后,在灵堂上见过,并摸过奶奶搁在面团上的冰冷的手,记忆中就再没有任何痕迹了。当我被父亲带在身边时,差不多也就四到五岁吧。有人要问,这个年龄应该去幼儿园,呵呵,想太多了,那个年代上幼儿园跟经济收入挂钩,我们四个兄弟都没有去过幼儿园,只有我妹妹去过幼儿园,享过福,我跟我三哥去接妹妹时,经常吃到幼儿园下课时发的饼干和苹果。那是后话了。回到前面话题,父亲后来又去了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好像是后勤仓库的保管员,因为父亲是高小毕业,在那个年代,能有高小文化已经很不错了,有多少人读不起书,是文盲,只能靠后面国家的扫盲班,才认字写字。那父亲咋读得起书呢?母亲跟我说过,我爷爷原来在老家江苏是唱戏的,家境还勉强过得去,所以上过学,父亲是1931年生人,家中为长子,上有二姐姐,下有二弟弟。我也曾经常听父亲空闲时哼过几段戏曲。既然是个建筑公司的管后勤的,自然而然地要四处奔波,我当然也免不了。譬如江西铜鼓,宜春,九江,南昌都呆过,而每个地方又留给我不同的记忆。好像是江西铜鼓县最早存入我的记忆,那是个偏远的山区县城,临近修水县,而修水县附近的武宁县,又带给我十五年的不堪回忆。那是后话,容笔者后续。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