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释法: 拒绝智商税,提高判断能力才是王道

原创 王洪lawyer 以法为剑

背景事件

近日两则涉及食品的热点新闻登上热搜:

@各类“网红”进口盐:喜马拉雅粉盐、波斯蓝盐、美国夏威夷黑盐、法国灰盐、盐之花……除了包装精美,主要以原产地为“卖点”,打破了人们对盐的认知,这些盐的价格贵得惊人,一瓶425克的美国夏威夷黑盐售价为169元,与普通袋装食用盐相比要贵了50多倍。据有关媒体报道,“网红盐”宣传文案中的故事没有科学依据还涉嫌虚假宣传,食盐的质量和安全远比颜值和背景故事来得更重要。

@ 某演员发布视频称一款葡萄味气泡水饮料的配料表上竟标注有200多种配料,迅速引发热议。这款气泡水饮料在电商平台出售时宣称有“232种植物酵素”“0糖分0热量0脂肪”,并有助眠、瘦身等功效。添加的其实是一种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素粉,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种植物成分,也就是说,这只是一个营销的噱头。

“网红盐、网红饮料”是智商税吗?

智商税,简单点说,就是因为缺乏常识、判断力、智商不足而花了冤枉钱,或被精神洗脑。智商税抓住我们猎奇的心理,商家正是利用人们对某些专业术语似懂非懂、盲目崇拜的心理,融入各种新兴、热门概念,给产品贴上各种各样“高科技”“新科技”的标签,捏造各种神奇功效,将普通的日常商品包装成无所不能的“伪高科技”商品。

针对社会上广泛弥漫的焦虑情绪,商家早已挖好了无数个坑,不仅让我们乖乖掏钱,有些还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比如各种理财、投资骗局层出不穷,很多投资平台以“高额回报、短期发财”为噱头,大肆宣传,以炒币、炒兰花、炒藏獒、炒核桃……等等方式,制造各种天价神话,收割大量入场接盘的韭菜。还比如各种保健品厂家,找准人们的健康焦虑,利用人们惜命的心理,借助保健品疗效模糊特点,大肆虚假宣传,高价推销成本低廉无任何疗效的保健品,大量收购人们的智商税……收购人们智商税的手段可谓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同时也与时俱进,不断伪装自己,什么时髦就打什么旗号,姿势五花八门,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实,我们只要用常识和逻辑推断一下,就很容易识破。智商税真正的温床,不止是无知,更是焦虑。

什么行为交智商税(今日释法拒绝智商税)(1)

法律手段的滞后性有时往往治标不治本

对于收割智商税的商品或者行为,法律真空范围较大,大多数收割韭菜的商家,擅长在法律的边缘地带行走,法律对个案的打击力度往往较薄弱,只有在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之后,法律往往才会亮刃。 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报案也是不二之选,形成社会的合力才会引起广泛关注,最终推动秩序的良性发展。

实践中,因法律规定的滞后性,而新型的智商税收割方式不断演化,层出不穷,在法律适用方面,法律不可能紧随新型方式进行及时调整,特别是出现了社会较大的关注以及有一定社会危害后果时,智商税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所以提高自身识别力至关重要。

1、虚假宣传行为、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才进行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才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2、 发布虚假广告,不管普通食品还是保健食品,只要产品宣传治疗疾病的功效,那就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3、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可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智商税的识别

消费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和识别能力:

1、作为消费者,千万不要被伪科学的炒作所蒙蔽,别在一堆高大上的名词面前丢失了判断力,凡是将产品吹得神乎其神的商品都要加以小心,避免被“伪高科技”商品忽悠欺骗。

现在流量社会要的是带货能力,用一些忽悠的技巧,注意,凡是在产品描述上增加了纯手工、纯天然、高科技、大数据、量子、时间虫洞、AI(人工智能)、区块链、石墨烯、人工智能、航空技术……等这一系列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汇,你整不明白,对方也讲不明白的大词,到这里基本就可以判断为是“智商税”了。

2、利用人们的贪图便宜,贪婪的普遍人性弱点,以及每一个人都迷恋速成和捷径的心态。很多人立马智商下线,不去深究。最终只能缴纳智商税。其实只要简单反思一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快钱的背后必有猫腻,反常识的事物背后必有陷阱。

3、虽然套路多、套路深,但唯有一条准则十分重要:只有理性消费,才能不交“智商税”。如果符合“花冤枉钱,买没用的东西”的特征,十有八九就是智商税了。

4、远离脑残。脑残是指不依常识、不依真理、不依真相、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没有逻辑的单线思维和片面思维者。脑残的根源在于缺乏逻辑、盲目崇拜。常识很重要,脑残其实就是缺乏理性和常识。科学的核心是证据,迷信的核心是迷信权威。如果你对任何“权威”的话言听计从,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你首先得治治自己愚昧与盲从。脑残是把自己套上了枷锁和困在了围墙里,世界上最可怕的,莫过于此。

(作者‬:王 洪 云南恒志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