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士”成为热议话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学历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人们也愈发关注学术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成就的公平衡量。在现代社会中,取得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研究能力在其专业领域已达到较高水准,这也是如今国际通用的原则。

在古代中国,“博士”这一称谓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后来演变为一种重要的官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能力。古代的“博士们”除了精研传统经学,还是法律、书画、医学、天文乃至算数、音律等领域的专家,可谓是博古通今、多才多艺……

古代科举一甲有几名(古代进士相当于如今的博士)(1)

“博士”称谓可追溯至战国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

博士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指的就是学识渊博之人,就像颜师古所说:“博士者,多闻之士。”这一时期见诸于史籍的博士已有数人,例如《战国策·赵策》记载赵王见到郑同时说:“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我?”《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这些人都是当时富有学识的士人,是“博物通达之士”, 因而被称为“博士”,并受到人们的尊敬。

魏文侯曾说:“博通士也者,国之尊也。”这些博士作为高级人才,自然成为国君们拉拢的对象。大约在战国末期,一些诸侯国为了延揽人才,专门设立了博士官,博士也正式成为一种官职。《宋书》中有“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的说法,可见当时的博士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为国君起到参谋的作用。

古代科举一甲有几名(古代进士相当于如今的博士)(2)

《文苑图》 (旧题韩滉,今人考作者为五代周文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设立了博士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秦始皇时有博士官七十人,六百石的品秩相当于郡承,并不是很高的官阶,也没有什么实权,只是起到咨议的作用。《汉官仪》记载:“博士,秦官,博者通博古今;士有辩于然否。”《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方士们的的评价:“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意思是说这七十名博士只是虚设充数的。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博士官只剩下了三十余人。当然博士官也不是全无用处,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时候,特别规定博士官掌管的书籍可以不烧,可见博士官还有保存和管理图书的职能。

汉承秦制,汉代也保留了博士官制度,而且这些在秦代职权有限的“博士”们,在汉代迎来了施展智慧、传播知识、辅佐君主的好机会。汉高祖刘邦废除了秦朝烦苛的制度,却造成君臣之间没有尊卑法度,以至于大臣们在朝堂上喝酒吵架,甚至酒醉之后拔剑砍大殿的柱子。为此,博士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礼仪制度,规范大臣们的行为,使得刘邦感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为此,博士又有了执掌礼仪的职责。

汉文帝时,为了广开学路,设置了研究百家学问的诸子专书博士和研究儒家经典的专经博士,著名的大臣晁错、贾谊、董仲舒都是博士出身。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设置了五经博士。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的选拔主要通过征召和举荐,选拔的标准很高,要求为“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不仅要通经明义,还要品行高洁。东汉时期,还有专人负责对博士候选人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还要经过皇帝的裁决。五经博士相对于原来的博士官,增加了在太学教授弟子的职责。博士弟子由最初的50人,到东汉时期增加到近三万人。从这一点来看,那时的博士官倒有点像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了。

古代“博士”实力强专精一行一艺 涉及医学、律法、天文、算学等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士官的体系逐渐扩大,职责也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专门掌管礼仪的太常博士和专门负责教授经学的太学博士、国子博士。这期间,除了教授儒家经典的五经博士外,还出现了一些专精一行一艺的博士。如魏明帝设立 “律博士”,负责教授法律知识,为国家培养司法人才;晋武帝设立 “书博士”,专门教授弟子书法,为国家培养书法人才;北魏还设立了“太史博士”“太卜博士”“太医博士”,这些都是精通一行一艺的专门人才。

唐代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校体制,中央所设的高等学校包括“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此外,还在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设崇贤馆,称为“二馆”,太医署、司天台也都招收生徒传授医学、天文历算等专门技术知识,各地郡县也有专门的地方官学。为了培养人才,满足教学需要,唐代的博士官种类更加丰富,增加了很多专业领域的博士,比如研究天文历法的漏刻博士、研究针灸的针博士、研究按摩导引的按摩博士、研究符咒的咒禁博士、研究兽医的兽医博士、研究算术的算学博士以及研究乐器演奏的太乐署博士等等。博士作为高级的教授官带动了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而一些专门学科博士的设立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这些博士在相关领域都有高深的造诣,除了供奉朝廷外,有的还要教授学生、著书立说,和现在的教授、学科带头人颇有相似之处。

唐代博士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包括皇帝直接任命、大臣举荐和科举考试选拔,其中通过科举考试升为博士的最多。唐代对于博士还有晋升考核制度,并根据考核情况决定官职升降。还有人曾建议依据教授弟子的科举结果来考核博士,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考察升学率。如《旧唐书》记载:“旬省月试,时考岁贡。以生徒及第多少,为博士考课上下。”

民间常戏称“博士”以提高身价科举进士相当于如今的博士学历

唐代的博士官制度基本上被后来的朝代所继承,一般只做细微的调整。如宋代设立了武学博士,爱好书画的宋徽宗还曾设立过书画博士,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米芾就曾担任过书画博士。明清时期基本上只保留了负责教育的国子监博士、负责礼仪的太常博士以及负责天文历法的钦天监漏刻博士。博士的职责虽然重要,但是职级一直不是太高,倒是学士由于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职位不断上升,特别是明代废除宰相以后,内阁大学士逐渐承担了宰相的职能,品级要比博士高得多。

由于明清时期对于科举较为重视,因而科举制度十分完备。科举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通过童生试,童生试又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道试),全部通过的考生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可以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称为举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春季举行的会试,会试得中者称为贡士。贡士还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取中者称为进士。由于殿试一般不会淘汰考生,所以说通过会试考试者也可称为进士。如果将科举考试与现在的学位制度进行简单类比,那么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则相当于博士。

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一般会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第二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会授予翰林编修的官职;其余的进士则会授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可见考取进士后,就有机会当博士了。

由于唐代设立了很多专门学科的博士,博士在民间逐渐成为对精于某种技艺或从事某项专业之人的一种尊称,类似于后世的师傅。唐代的茶圣陆羽就曾被当时的人称为煎茶博士。后来茶馆中的伙计也被称为茶博士,如《水浒传》第十八回中讲到,宋江与何观察两人走进一家茶坊里坐定之后,“宋江便叫‘茶博士将两杯茶来。’”同样的酒店中店小二则被称为酒博士,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中也有“一个人从后面赶将来,叫道:‘张主管,有人请你。’张胜回头看时,是一个酒博士”的情节。《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中,金鱼精灵感大王因为沙僧手持降妖杖,把沙僧错认成了磨博士,还说“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擀面杖?”这些都说明博士这一称谓,在民间不再专指教授学生的学官。

这一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博士的地位降低了,相反,博士既是朝廷命官,又学识渊博,因而社会地位较为尊崇。人们为了满足虚荣心,通过互称博士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正如明代《吴风录》中所称“至今称呼椎油做面佣夫为博士,剃工为待诏,家人奴仆为郎中,吏人为相公”。

来源:北京晚报 五色土

作者:刘疆

监制:尹文胜

编辑:杨萌

流程编辑:孙佳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