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被锁住的操作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母婴室缺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母婴室缺点(数量少需求大母婴室难成)

母婴室缺点

高铁:被锁住的操作台

今年32岁的王萍是工作在北京的一位新手妈妈,趁着假期带娃回老家,说起一路的旅程可谓是槽点满满。她无奈地告诉记者:“整个旅程太艰辛了。和谐号动车全车没有可以给宝宝换尿片的操作台,最后只能把孩子放在马桶盖上,两个人一起才换了尿片;喂奶就只能让家人帮忙遮着一点,抱着宝宝在座位上喂。”这一次经历让王萍对下一次带宝宝出远门心生抵触。

在北京开往上海的G117列车上,同样是新手妈妈的齐羽佳也有着类似的经历:“本来这趟复兴号列车上就一个残疾人卫生间里有尿片操作台,结果刚开车不久,卫生间就被保洁员锁起来了。”齐羽佳回忆起这段旅程,对于锁起来残疾人卫生间这件事充满愤慨而又无奈:“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即要给宝宝换尿片加喂奶时,全列车得找保洁员拿钥匙开门,实在是不方便。”

火车站:环境问题堪忧

既然高铁上没有母婴室,那火车站作为人流密集区域,其母婴室的建设是否可以满足广大带娃出行的妈妈们的需求?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西站,母婴关爱室设立在车站二层北部12候车室入口处,面积约50平方米,分为母婴活动区和哺乳区两部分。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些候车乘客坐在了母婴活动区的凳子上,其中包括两位男性乘客。哺乳区是一个带门小隔间,位于活动区一角,内设母婴操作平台、冷热水洗手池。但记者发现,由于哺乳室的面积较小,座椅上有明显的污渍,屋内的气味也不太好。对此,不少妈妈们表示:“虽然简陋,但是能有就不错了。”据车站工作人员介绍,该母婴室的日均使用旅客达150人左右。

北京南站里的母婴室。

地铁站:仍是空白地带

“火车站好歹还有母婴室,地铁站连母婴室的踪迹都看不到。”刘萌告诉记者:“有一次孩子身体不舒服,闹肚子了,排泄物已经远远超过了尿不湿的承载量,但是整个地铁站也没有找见可以给孩子换尿不湿的操作台,就更不用说母婴室了。最后只能让孩子趴在水池边上换了尿不湿。”

2015年12月,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新修编《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就提出了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设置“母婴室”,一般车站在无障碍厕所内将设置母婴功能设施。

然而,在记者的探访途中,北京地铁、京港地铁运营的线路中,依据《规程》提出的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如5号线、6号线、1号线、10号线等多个站点内并没有找到母婴室,如有需要,只能在卫生间解决。

亟待加强建设,让“喂”爱不再尴尬

随着国内人们公共意识、服务意识的提升,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母婴室作为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在数量上不能与需求量相匹配,会让孩子和母亲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不少专家还认为,缺乏母婴室会给妈妈坚持母乳喂养带来困难。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副秘书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爱十平方活动顾问丁冰解释:“我们发现,如果能在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为妈妈们提供私密的空间,很多人能够坚持母乳喂养。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母乳喂养室相对健全,纯母乳喂养率高。”

对此,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姜梅表示赞同,她说:“哺乳其实很辛苦,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没有足够的支持力度,很多不便都会成为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的障碍。”

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母婴室的建设不是“形象工程”,必须加强规划,统筹考虑各类现有公共场所的实际,将实用和贴心放在第一位,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

“母婴室的配备,无疑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同时这也是人文精神与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即使没有二孩政策也应是如此。”江西省南昌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戴庆锋认为,与当前推进的“厕所革命”一样,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并不断完善。这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要求。

“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母婴室并非是可有可无的设施,更不能因为适用群体的小众化就能选择性忽视,这不仅不合规也缺乏人文关怀。相关职责部门应当主动担当起母婴室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责任,真正展现出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戴庆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