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那年,我就知道老爹有一台木质收音机,那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在炎热的午后调频到各种电台,那个年代的金曲伴随着白噪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普乐之声l800音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普乐之声l800音箱(百元入手homepodDIY皮亚力士音响)

普乐之声l800音箱

懂事那年,我就知道老爹有一台木质收音机,那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在炎热的午后调频到各种电台,那个年代的金曲伴随着白噪声。

点燃了我的夏天

在用过的苹果产品中

只有三款产品在感官层面上惊艳了我

视觉上iphone4的屏幕

触觉上iphone7的home键

听觉上homepod的声音(homepod要吹)

几十年过去

虽然音响的音质在不断升级

但我的钱包依旧停留在了那个夏天

正如标题所说

我们本次的制作目标是一款百元级的homepod

//介绍所用单元

homepod作为苹果2017年发布的全新产品

搭载了7个高音单元和一个4英寸低音炮

所以我们的主角便是

皮亚力士4英寸低音单元

(拆机喇叭)

32.8的价格

1.3千克的重量

10厘米的面板直径

傲视群雄

4欧姆阻抗

90db以上的灵敏度

独领风骚

//其他单元

要打造百元级别的homepod

还需要高音和中音喇叭

这里我们选用1加2加2

一个低音炮、两个中音单元、两个高音单元

外增夸张的10个辐射器

合计8点6元

中音采用LG280

功率15瓦 阻抗8欧姆

高音选择LG丝膜喇叭

功率10瓦

阻抗8欧姆

量身订制的喇叭孔

完美贴合尺寸

三管齐下

配合皮亚力士低音单元超长冲程

给你最愉悦的享受

箱体材料上

我们使用5毫米厚的密度板

使用当下最潮流最标准的火柴盒

作为我们的箱体再适合不过

//功放选择

功放选择上

我们选择TPA3116DA

功放支持12V到26V

功率150瓦

底噪偏大

价格是他不为数不多的亮点

//分频器

对于分频器

我们使用的是入门级分频器

通过对不同单元的频率特性进行分频

会使音乐更具有层次感

//辐射器

辐射器是没有磁铁和线圈的喇叭

通常用来消除箱体气流的扰动

减轻由倒相管中气流的高速运动

对扬声器单元冲程造成的压缩影响

我们使用10个2寸辐射器

来转嫁皮亚力士所产生的低音压力

虽然辐射器多用于不能安装倒相管的小型音箱中

但伴随着低音

那肉眼可见的剧烈往复运动

是成年人无法拒绝的浪漫

//胶水

最后是必不可少的胶水

黏糊糊的胶水令人心潮澎湃

网红纳米胶

免钉胶

AB胶

双面胶

热熔胶

//安装

//音箱止震

音箱内部的止震是必要的

作为中型密闭式低成本音箱

我们牺牲了吸音棉

用泡沫纸作为下位替代(拍摄对比素材)

通过敲击可以发现

声音有明显减弱

止震问题迎刃而解

//贴垫片

由于homepod的低音单元太重

为保证胶水固定的箱体不被破坏

我们用双面胶和泡沫纸

将垫片粘在单元下

//安装低音单元

密度板已经预先打好了孔

在安装低音单元时

螺丝有时会很松弛

我们可以用万能的胶水

让它恢复紧致

然后依次安装上所有的单元

最后在内部刷上热熔胶

加固了单元的同时

也提高了箱体的气闭性

//辐射器的安装

辐射器安装前

要在事先开孔的音箱顶盖上

沿着圆圈贴上双面胶

不过现在的强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我们还有万能的热熔胶

贴好辐射器后

再往外围镶上热熔胶

进一步加强强度和密闭性

//箱体打磨

在拼装完成之后

由于帕金森手的抖动日益严重

音箱的侧板明显高出顶板

只能用阿姆斯特朗回旋式打磨

最终贴上墙纸

大功告成!

经过大概3天的忙碌

音箱大致DIY结束

听下效果(低音沉素材)

淦!太烂了

全损音质

高音刺耳

中音空洞

低音轰头

虽然制作上遇到很多问题

但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

还是成功

被homepod吊锤

建议本次主题改成200元DIY叫卖喇叭

总结几点原因

音量在一半以下时

效果还是可以的

中音低音可以很清楚的分辩

有很强的的临场感

但是音量加大后

音质直接全损

底噪非常大

还出现功放漏电的情况

有可能是测试电压的问题

使用12V和20V测试的效果的不如人意

这里点名批评TPA3116DA功放和网红纳米胶

TPA3116DA的功放

除了烂

还容易漏电

而网红纳米叫效果一般

难以剪断

粘性发挥更是极不稳定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如果有dalao愿意帮助我们

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