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为成绩不好而着急,却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其实有的孩子根本就讨厌学习,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看不到目标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科学的做法是: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教育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消除孩子厌学的方法已找到)

7种方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为成绩不好而着急,却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其实有的孩子根本就讨厌学习,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看不到目标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科学的做法是: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教育措施。

一、厌学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六差":

1. 学习基础差

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造成厌学。

2. 适应能力差

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新的同学、新的竞争,造成心理压力。由于适应能力差,无法正视挫折和失败,就会丧失信心,从此一蹶不振,慢慢地患上厌学症。

3. 人际关系差

由于性格原因,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4. 学习动机差

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有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随之厌学。

5. 家庭环境差

有的家长素质较差,打架、赌博、酗酒等,影响孩子不好好学习,混天度日,厌恶学习。有的家庭条件较优裕,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殊不知过分的"娇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害,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丧失了进取心,厌恶学习。

6. 社会环境差

低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成为流行时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一旦涉足其中,不可自拔。此外,学生有了错误,有的教师处理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言辞偏激等,导致了后进生厌学。

二、家长应该如何辅导孩子,消除孩子厌学心理

1. 要学会表扬孩子

如果孩子学习较差,家长一味地批评,甚至经常拿别的孩子作比较,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信心。要记住: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即使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在批评时,也要注意态度、场合和尺度,以规劝为主,少批评、少责骂为上。对孩子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孩子的厌学心理。

2. 要让孩子发挥特长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热爱学习。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也不差,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孩子由于有特长,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产生上进心,这种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3. 要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方法问题。如果家长总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孩子自己也找不到改进的方法,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比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方法,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指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如果工作忙或自己找不出来,可以请家教。只要孩子学习方法改进了,成绩有了进步,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学习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4. 要减轻孩子家庭作业负担

有的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增加学习项目和内容,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恐吓"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不会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会吃苦。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厌学。因此,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5. 要教给孩子如何交朋友

孩子人际关系差,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应当团结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当同学有什么困难时,要乐于助人。当自己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时,要主动向优秀学生请教和学习。

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林格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