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志愿活动哪里有(暑假投身志愿服务)(1)

大学生暑假志愿活动哪里有(暑假投身志愿服务)(2)

大学生暑假志愿活动哪里有(暑假投身志愿服务)(3)

大学生暑假志愿活动哪里有(暑假投身志愿服务)(4)

一扫获取 更多教育资讯

“重庆缙云山山火连烧4天……急需招募志愿者。”2022年的8月,正憧憬前往广州读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新生李俊亨,被突然刷到的这条视频刺痛。他和家人朋友二话没说,便驱车前往现场,做了一回说走就走的逆行志愿者。

近日,广东各大高校陆续开学,记者走访发现,这个暑假,不少准大学生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有的成为逆行的山火志愿者,有的为社区防疫献力,有的为山区孩子筑梦未来……他们将个人力量投入社会需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送给自己一场特殊的“成人礼”。

山火逆行勇者李俊亨

“我看到了中国人团结、互助、善良的美好品质”

今年夏天,突如其来的山火让无数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重庆,为山城“而战”。这其中,有退伍军人、企业员工、老师,也有刚高考的学生……李俊亨就是一名大学新生。当他在网上看到碧绿的缙云山冒着滚滚浓烟、透着刺眼的红光时,他立即拨通了家人的电话,“我们去支援缙云山吧!”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他与父母一拍即合,还动员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一同前往缙云山参加救援。

近日,李俊亨来到华工艺术学院歌唱表演专业报到,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都想参加志愿活动,当看到家乡被山火肆虐时,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去参加救援。”

8月23日,准备好水、砍刀和藿香正气水等救援物资后,李俊亨一家驱车四十多分钟抵达缙云山。滚滚浓烟从山上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燃烧后的碎屑,异常呛人。在山脚下,他们找到一位正在组织志愿者的负责人,登记后等待组织安排。下午一点,李俊亨与父亲被安排背着灭火用的水袋上山。“十几公斤的水袋,我第一次尝试差点摔倒。”但他铆足劲,咬紧牙关,终于扛稳了水袋,踏上刚挖出来的土路,跟着当地向导前往救援一线。

高温加上赶路,仅在林子里走了十来分钟的他,衣服已全被浸湿,口罩里也积满了汗水,穿着短袖的手臂也被密布的荆棘划出许多道伤口。就在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耳边传来亲切的乡音:“小兄弟,来把东西给我,我继续给你传上去,你在这里休息哈嘛!”这一刻,他感受到了来自家乡人民的温暖与团结。

两轮背水后,大家发现这样效率太低,于是改变策略,各自背一段路接力传送物资。当山上出现哪样灭火物资不够时,李俊亨还发挥自己的美声专业优势,向山下大喊传信,提高效率。

傍晚六点李俊亨下山时,看到许多救援人员向着火光中跑去。“我回头望向他们又一次冲进山里的背影,不禁想到前阵子很火的《孤勇者》,我觉得这首歌与此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我们是勇者,我们并不孤独。”

回想起这次救援,李俊亨说,艰苦的救援环境并未让他感觉累,反而充满了激动与热血。“经过这次缙云山的救火行动,我看到了中国人所具有的团结、互助、善良的美好品质。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也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种志愿者活动。”

器官捐献登记者单子骁

“能通过努力帮助别人,是非常幸福的事”

8月8日,对准大学生单子骁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本献血证与第一封“山那边的信”。

献血登记、健康征询、血液检测、等候结果……早上10时25分左右,单子骁坐到献血台前,撸起袖子,伸出了右手:“献血前我其实有点紧张,看网上说针管挺粗的,但真正献血时,我想到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一点疼又算什么。”

18岁拿到人生第一本献血证,单子骁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献血的想法由来已久。四年前姥姥生病急需用血,却恰逢血库存量告急,一时难以安排。那一刻的忧心和焦灼至今仍印刻在他的心中:“我觉得每一份血液都是生命的礼物,他们说400毫升就可以救大约两个人。我觉得献血能救助别人,也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天回家后,单子骁还收获了一份惊喜——山区一名二年级学生寄来的信。这份“惊喜”源自单子骁和朋友们的一次“说行动就行动”。刚放暑假,单子骁和朋友商量着想给山区的孩子寄些东西,他们主动联系当地邮局,确定人选和途径后,就给孩子们寄去了食物和衣服。这并不是单子骁第一次捐赠,高一时他便加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月捐为儿童”计划,并坚持至今。

单子骁的志愿行为也改变了父母的观念。因为对儿子身体的担忧,母亲此前并不赞成他献血;囿于传统观念,父母也不赞同他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者。但一番努力与沟通后,单子骁在高一时成为第1404652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父母也于今年夏天完成了初次献血。

近日,他一个人从河南飞到珠海求学,准备开启人生的新阶段。他告诉记者,未来会定期献血,坚持定期分批寄送教材、练字帖和衣服给山区的孩子们,在他看来,“能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来帮助其他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的事情就是来千遍万遍都可以。”

图书义卖志愿者张逍

“帮助别人就是贡献社会,我觉得很幸福”

策划活动,参与社区宣传,跟进义卖活动……这个暑假,作为图书义卖活动的统筹志愿者之一,家住山东潍坊的张逍细心关注着每一项流程的进展。

张逍一直热衷于做志愿者,在朋友告知社区“图书义卖”活动招收志愿者后,他积极报了名。张逍介绍说,他们需要先在社区收集起旧书,运输到乡镇进行图书义卖,再将义卖收入捐赠给乡镇学校。

为了发动更多人参与活动,张逍在社区里进行小规模宣传,敲门走访。最终,团队收来600余本书。“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还特地去义卖的乡镇走访了场地。”张逍说,图书义卖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最后剩下60本书和善款一同捐赠出去。

张逍觉得“图书义卖”活动使她获益良多,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刚刚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的她说:“帮助别人,会让我感觉到被人需要,对社会有贡献,我就觉得很幸福。”

核酸检测志愿者刘佳伊

“一周志愿经历,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

社区今天测了多少号人的核酸,谁没做,谁漏检了……这在刘佳伊的核酸检测记录电子工作表中记录得一清二楚。家住山东菏泽的刘佳伊,今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中美国际学院。八月中旬,刘佳伊回老家不久后便遇上了疫情。因为老家村里都是老人,很多对电脑不熟悉,急缺熟悉使用电脑的年轻人帮助做检测核酸工作的表格,知道情况后,她自告奋勇地为社区制作表格。

“在对表格时,需要逐个核对,是份耐心活。”在老家帮助村长做表格短短一周,刘佳伊收获颇多,从最开始的不熟悉,到后面慢慢摸索,掌握制作表格方法,自己对计算机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学会并能熟悉使用电脑筛查方法,这让我在筛查检测样本的时候方便了许多。”而只是举手之劳去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乡亲们却暖心地给她送来感谢礼物,这更让她心中更加温暖。

这次小小的“援手”,让很少接触志愿服务的刘佳伊,第一次感受到被人需要的感觉,“替村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觉得非常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她说,“这短短一周的志愿经历,是我自己送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物。”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陈海丹 梁幸琳 曾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