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孩子在阳台上玩耍,不慎将一大瓶墨水洒到楼下一瞬间,楼下邻居晾晒的衣服,以及楼栋外墙全都遭了殃事发后,家长带着孩子迅速行动起来,道歉并弥补损失近日,来自江苏宿迁的这对父母用短视频记录了事情经过,被网友赞为“教科书式的处理”(据5月25日《楚天都市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人(只需多一些换位思考)

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人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孩子在阳台上玩耍,不慎将一大瓶墨水洒到楼下。一瞬间,楼下邻居晾晒的衣服,以及楼栋外墙全都遭了殃。事发后,家长带着孩子迅速行动起来,道歉并弥补损失。近日,来自江苏宿迁的这对父母用短视频记录了事情经过,被网友赞为“教科书式的处理”。(据5月25日《楚天都市报》)

这是生活中一个不太愉快的意外,“肇事方”年纪尚小,也并非有心之过,但也切切实实给不少人带来了损失。平常人家遇上这种事,当然会觉得烦恼焦躁,有人或许会以“他还是个孩子”为借口,为己开脱辩解;有人或许会佯装不知,逃避本应承担的责任。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这样做的人,还真不是少数。因此,这对父母直面孩子犯下的错误,及时道歉,尽力补救,体现了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件糟心的麻烦事,变成一件积极的暖心事,是因为这对家长在处理问题的细节中,充满了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事发之后,能够及时感受到邻居们的焦灼和不满,不回避,不纠结,带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让遭受损失的邻居们消气;紧接着就是及时止损,尽己所能地去挽回邻居们的损失,能洗的就自己清洗,洗不了的照价赔偿;做得最到位的,是还请来了工人清洗楼栋外墙。这些举动说明,他们这么做,并不只是为了取得邻居的谅解,为自己挽回面子和声誉,而是真正地关切大家所共同居住的环境,对公共环境的维护,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也传达出对于生活积极的热爱。而所有的这些汇聚在一起,便是我们日常所期待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网友称赞这种处理方式为“教科书式”,其实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做好自己,言传身教,堪称家庭教育范本。日常生活中,因为孩子犯错而导致的纠纷,十分常见,此时,父母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的溺爱包庇,要求他人体谅,只会显得自私粗鄙,还会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是,单纯的斥责打骂,又于事无补,还可能激发儿童的逆反心理。而带着孩子一起,去经历弥补过失,争取原谅的整个过程,能够让孩子印象更为深刻,明白犯错不可怕,只要勇于承担责任,就能不断进步;

其二是,将心比心,律己宽人,也是涵养文明的示范。孩子骑车撞坏汽车灯,妈妈留下联络方式诚意道歉解决;乘客在公交上不慎打翻酸奶,蹲地一一擦干净;地铁上被导盲犬压住脚,女孩一动不动让它休息……诸如种种微小之举,往往让人心中涌动暖流,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就是因为,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共同的品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无私善良地为大众考虑。我们都希望,更多人能以这样一页页的“教科书”为范本,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拥有包容理解的度量,尽己所能地让平凡的日子,时时刻刻闪耀着温暖友善的光芒。

近年来,类似发生在小区、公交、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日常事件,往往都会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不文明的众人谴责,文明讲理的交口称赞,在评论区常常可见这样的说法:如果是你自己遇到,你会怎么做?这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意识,便是来自于换位思考的可贵心态,对于推动文明进步、维护公平正义、净化社会风气都大有助益。公共生活本就是复杂多变、充满意外的,难免会有纠纷和磕碰,但只要心能以真诚和理解相连接,在涉及公共利益时,能放下私心,多为他人着想,意外或许会变成惊喜,磕碰或许会形成火花,而不可或缺又难能可贵的公德心,便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遭逢与交流之中,积累下来,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