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那些庸碌无为的人。阿斗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据说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因为有天夜里梦见自己仰吞北斗,然后怀孕了,所以刘禅的小名就叫阿斗。

刘禅给司马昭的信(司马昭看后杀心全退)(1)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刘禅给司马昭的信(司马昭看后杀心全退)(2)

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无能的人。但他真的如表面大家所看到的这样吗?倒也不尽然。能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稳定蜀汉的政局,在蜀汉灭亡以后,明哲保身,全身而退,可见他是有一定的谋略的。

关于司马昭,相信大家脑中马上想起的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其人,城府颇深,阴险狡诈,刘禅能够在其中斡旋,安然于世,便可见他的智慧。

刘禅给司马昭的信(司马昭看后杀心全退)(3)

有日司马昭设宴,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想要借此试探刘禅。不料刘禅没有像那些蜀汉旧臣一样想起亡国之痛,痛哭流涕,反而说出了惊世骇俗的“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暂歇了对他的杀心。

被派去监视刘禅的人将此事汇报给司马昭,司马昭听了以后抚额大笑,彻底打消了对刘禅的杀心。原来,将“中山寨”三个字倒过来念,便是“寨山中”,即谐音“在山中”。刘禅很明显的向司马昭展示自己投诚的态度,表示自己想归隐于山中,不想复国。这个举动也侧面佐证了自己“乐不思蜀”的态度。

刘禅给司马昭的信(司马昭看后杀心全退)(4)

有人认为刘禅是一个庸君,他无能又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是直接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但能够在国破家亡后,得以保全自己,儿孙也可以长大成人,谁又知这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