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也称农业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这些生产经验当中,一般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另外,也包括关于土壤、肥料、水分、温度或季节、气象、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1)

有学者称,我国现存最早的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中,在这部著作当中,就有这么几句农谚,比如,“麦要浇芽,菜要浇花”、“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秧好半年稻”等,后来,《天工开物》、《便民图纂》、《田家五行》等著作中也出现了农谚。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2)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尽管有些农谚并不能够从相关著作中查阅到,但这些农谚却是真实存在于民间的,比如,“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等农谚就广泛在民间流传,因此,应该说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农谚的历史非常悠久。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3)

一般来说,农谚均具有“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于是,学者认为农谚是劳动人民从民间歌谣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非常便于记忆。因此,在民间,许多农民朋友都能够记住很多农谚。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4)

这不,前两天,我在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聊天时老人就给我说了这么一句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穷人嫁女排成队”。这句农谚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应该是非常容易记住的。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5)

不过,这句农谚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比如,什么是“天落泪”?什么是“嫁女排成队”?如果不经过别人的指点,恐怕许多人都弄不明白,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6)

因为明天就到了立冬时节了,所以,很有必要弄懂这句农谚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便又找到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进行了请教,通过向老人的请教,我才知道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立冬时节天落泪

“立冬时节”就不需要解释,也就是指立冬节气的那一天,对于今年来说,也就是指明天。

“天落泪”是指天空下雨,并不是真的指“老天哭了”。

那么,怎么会有“天落泪”的说法呢?

相传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在历山那个地方,有一对坏夫妻。丈夫是一个糊涂蛋,在原配妻子死了之后又娶了一个老婆,而这个老婆对自己生的儿子象和女儿嚣很好,却对前妻生的孩子舜很不好。

据称,后母不但经常让舜吃一些腐烂的食物,而且,还让他住在四面漏风的破屋里,同时,还经常遭受父母以及弟弟的打骂,然而,舜却一点都不怨恨他的父母,反而依然非常孝敬父母,爱护弟妹。后来,舜在家中实在无法待下去了,便一个人在历山脚下盖了一间草屋,搬了出去。

舜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自从自己搬出去之后,便日日劳作,开荒耕田。在舜的辛勤劳作下,年年都有余粮,而他的父亲和后母因为比较懒惰,因此,每年都过着缺吃少喝的日子。后来,有人将父亲和后母的情况跟舜说了,他感到很自责,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让他们二老受苦了,于是,舜宁肯自己饿肚子,也会把自己收获的粮食给父亲和后母拿回去。

有一次,舜在耕地时突然大哭了起来,乡亲们都问舜为什么要哭,舜说:此时,我想起了我父母耕田的辛苦,都怪我没有本事,不能够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感到很自责。

乡亲们听了舜的回答,大家都夸奖是天底下少见的孝子。恰在此时,天公下界私访民间,听到了乡亲们对舜经历的议论,于是,天公都被感动地哭了。这就是“孝感天地,天落泪”的来历。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7)

二、穷人嫁女排成队

农村还有这么一句谚语:“立冬一日晴,处处有冰凌”。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的冬天就会降雪会很多,天气会异常寒冷。反之,如果立冬当天是下雨天,那么,整个冬季就会雨雪稀少,天气也就不怎么冷了。

我们都知道北方地区种植的有冬小麦,冬小麦在冬季时既需要雨雪的滋润,也需要在寒流的帮助下冻死夏秋季节存留在田间的害虫,因此,如果整个冬季比较冷,而且,还经常下雪,那么,冬小麦就能够获得大丰收,反之,冬小麦就会收成很差了。第二年一定是一个灾荒年,而灾荒年一旦出现,肯定会给家庭贫穷的人带来重大影响。

在过去,粮食的产量很低,即便是在丰收的年景里,许多家庭都有可能存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何况是在歉收的年景里呢?人们为了应对灾荒年对家庭的影响,就会想到尽可能地减少家庭的人口,而减少家庭人口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将自己家里适婚的女儿嫁出去。

今年冬至农谚(农谚立冬时节天落泪)(8)

以上所言就是“立冬时节天落泪,穷人嫁女排成队”这句农谚所要表述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