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军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我又唱起了那首妇孺皆知的歌曲《十五的月亮》,37年啦,这首歌曲又让我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南疆战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至今未收复的海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至今未收复的海岛(长岛岁月亲历南疆战火)

至今未收复的海岛

文 | 张军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我又唱起了那首妇孺皆知的歌曲《十五的月亮》,37年啦,这首歌曲又让我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南疆战场……

南疆的战火硝烟虽然早已散去,当年的一切似乎都已归于平静,但每逢“八一”前后、中秋节赏阅或与战友聚会时提及,总会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默默地打开那尘封的记忆。

我于1984年11月入伍,经新兵集训,分到内长山要塞南长山高炮营一连侦察排。半年之后,即1985年7月上旬,根据上级关于调兵入滇轮战的指示,当时的守备29团召开了赴滇轮战动员大会,李济山政委作了动员报告,会上大家的思想就开始活跃、振奋了起来,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刻到了!会后,我先去剃了光头,并提议从淄博张店一起入伍的6名同志写了血书——“报效祖国”!说是思想积极活跃,其实心情也很复杂,因为上去就可能流血牺牲,要不怎么会有人当面喊着写请战书,背后又找领导讲困难呢?我心里当然也嘀咕着,但我母亲却坚定地支持了我。母亲在接到我背着连队打去的电话时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父亲是抗美援朝回来的,你是军人的后代,不能给军人脸上抹黑。”就这样,放下电话,我没有动摇,义无反顾和营里其他9名战友一起,赴滇参战。

我们于7月底在蓬莱集结,8月上旬经磁窑调整、装备完毕后乘车奔赴南疆。在二团排长周兴泉的带领下,历经七天七夜的火车、汽车昼夜长途行军,于8月中旬到达目的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战前训练后正式进入老山前沿阵地。

(作者照片)

本来,亚热带地区山坡上应当树木花草繁多,然而上去一看,却是一片褐色,弹坑遍地,没有树木,处处是战火留下的满目疮痍。为了避开越军炮击,白天,我们只能躲在狭小潮湿的猫儿洞里;晚上,要值班潜伏,对付越军特工的偷袭,还有蚊叮虫咬蚂蟥啃。吃不上热饭,只能吃压缩饼干、罐头咸菜。由于潮湿,好多同志烂裆、烂脚丫子,不得不穿着裤头、背心在阵地上严阵以待。

在前沿,我主要参加了两次战斗。

一次是“9·8”战斗。我方约两个连的兵力参加,先观察敌火炮弹着点,而后打进攻。我们从201高地出击,本来是排长边观察边指挥,不料刚出击他便被敌人的炮弹拦腰给炸着了。排长牺牲后,我背上他的报话机,坚持边向上级报告情况边指挥。经过40多分钟的激战,我们终于攻上了敌阵地。此时,一发炮弹袭来将我炸昏了,战友们把我背下阵地,送进医院,直到第二天才醒过来,腿、腰、手处都负伤了,经一个月的治疗才出院。“9·8”战斗打得很苦,一仗下来,我所在的595团二营六连百十号人伤亡很大。

《1985年10月,作者(右二)负伤住院出院时,与一同住院的战友、64野战医院的护士在院外的山坡前合影留念。》

第二次是1986年的“1·28”出击战斗。我伤愈出院后被调到团军务股,干了一段保密和人员伤亡统计工作。“1·28”作战中,我参加了敢死队,担任第二敢死队的队长。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吸取“9·8”战斗的教训,我炮兵先成功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然后各敢死队搜索进攻,20来分钟即到达了敌阵地,抓了两个俘虏,而我方仅伤亡两人。

老山是我战斗过的地方。在那片灼热的焦土上,洒下了不少战友的鲜血。通过参战,我真正体会到了老一辈打江山的不易,也认识到了和平与安宁的珍贵。

在我负伤住院期间,曾接触了两名都炸断了腿的战士,一个是山东荣成的,一个是滕州的。听说要截肢,他们都很伤感,其中一个再三说:“求求大夫,一定保住我这两条腿,我回家还要种地,还要养活我的老母亲。”但因伤势太重,最后他们还是都被锯了一条腿。截肢时那吱吱作响的手术器械声,至今我一想起来心里还隐隐作痛。

轮战期间,与山东大学师生倡导的“战士在我心中”活动相呼应,前线也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的活动。过去我对“祖国”的概念比较模糊,打那以后,一想到“祖国”两个字,似乎就有了一种自豪感。在那里,大家最爱唱的歌曲是《十五的月亮》,因为它强烈地表达了战士们思念家乡亲人、保卫祖国的深切感情。个人感到闷了的时候,就小声唱;在屯兵洞里人多的时候,就大声唱;1986年春节除夕,不少战友唱着唱着哭了。我们也唱《相会在攀枝花下》,开头的歌词仍记得:“年轻的朋友,再见吧,再见吧,为保卫祖国离开了家;你看那山里一片红霞,那不是红霞,是火红的攀枝花。”

我们正式凯旋回到入编的595团驻地青州是1986年6月28日。长岛的战友当时从蓬莱出发时一个排30余人,战后了解,有几名同志在战斗中负伤致残,没有牺牲的。当胜利凯旋战友重逢和要见到思念已久的父母时,心里是说不出的兴奋。

(作者照片)

父母看我安全返回,揪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父亲拍着我的肩膀高声地对我说:“好样的孩子,没有给我们丢脸,你做得非常棒!”妈妈搂着我留下了幸福的泪水。接着我就回了长岛,因为那里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起点,那里有曾经教育过我的领导和一起入伍的战友,我无比想念那个第二故乡。我在高炮一连徐长国连长那里住了四、五天,与领导和战友们尽情畅谈分别之情,战友们对我这个从前线安全归来的人充满了敬仰之情,非常喜欢听我讲战斗故事。

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对赴滇参战,我至今无悔。我是幸存者,并在“9.8”战斗中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只是每当回首那段血与火的经历时,就会同时想起在那里倒下的战友,那无数个长眠于老山脚下的英灵,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为此,每逢清明节,我都坚持到淄博烈士陵园去祭奠英烈,表达对烈士们的怀念和敬意。

作者简介 : 张军,1967年4月生,山东淄博张店区人。1984年11月入伍,1985年7月被选调赴滇轮战,历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1987年退伍,在淄博电业局工作。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