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虹老师云深不知处(刘雨虹老师平安夜)(1)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今晚就是所谓的圣诞夜。〈平安夜〉这首虽说是天主教的歌曲,但是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曾对我国空军方面的一些飞行员,有无比的精神安定与鼓舞作用。

记得大约是抗战的第三年,我在成都住在袁行恕的家中,那时她的女儿琼瑶才两岁,我是十九岁。

当时她们家中常来的一个亲戚,名叫刘俊的,是空军的飞行员,由于刘俊的舅母是琼瑶的姨母,所以刘俊假日常来。

这个飞行员刘俊(后来官至空军中将,曾任空军参谋大学校长,他在五年前去世),那时只有二十三四岁,由于武汉已成为沦陷区,所以中国空军常要从成都起飞,飞到汉口去轰炸日本的机场。

这个任务是很危险的,轰炸机常遭敌方战斗机的打击,而刘俊就常担任轰炸机驾驶的任务。

那天在成都袁行恕家,刘俊巧好也来了,我就问他,你驾驶飞往汉口去轰炸敌人机场的飞机,你心中害不害怕?他说我当然害怕啊!所以我就唱着〈平安夜〉,也就可以心安,不再害怕。

这件事我曾在四年前的博文说过,而现在我要说的,是〈平安夜〉这首歌的事。

古人曾说过,「礼失而求诸野」,殿堂的古典规章礼仪失传了,在民间可以再找到,所以很多宝贵的事务习俗,常在民间流传不息,因为它接近民众的生活习惯。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些事,根本是民间不知何人何时创造的规律和生活态度,就像一首歌,唱响了大江南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但作者竟然是「佚名」,不知是何人。而抗战时期的〈松花江上〉这首歌,在当时就是一个作者不知是谁的例子。我今年九十九岁,亲身度过那个时代,当时以及之后的十来年,在印行的歌本上,这首歌都是「佚名」,现在百度版本说是张寒晖。

言归正传,〈平安夜〉这首歌,据说是两百年前在奥地利这个小国的天主教神父那里开始的。演变至今,听说歌词版本也很多,作曲的人也不知道是谁,据说是一个不知名的音乐教师。但是被这样传唱至今,感动着生生世世千千万万的人们……

所以,接地气的,与一般老百姓有关的,才是真实的,感动人的。

圣诞来了,虽是天主教的节日,但宗教情怀,是各宗教都一致的,都是祈求人们的平安,祈求人们生活安详、平顺,不论是天主的保佑,或菩萨的加被,或阿拉的护持……都有使人安心、无惧、畅然、愉悦的心情。

啊!平安夜,吉祥夜,昼夜六时恒吉祥……,愿大家个个都吉祥……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2f84fe00102z22q.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