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唱腔高亢而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头戴木质面具,身穿古老长衫,腰系特色战裙,背插四五面靠旗,手持短小刀枪,边歌边舞……每逢农历春节或者七八月份,在黔中腹地美丽的贵安新区数十个村寨,不定期会听到铿锵的锣鼓声,看到一群人围成圈,津津有味地观赏由农民自编自演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地戏。

贵安地戏,一个村寨常常只表演一个剧本,据相关史料考证,其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与中国最原始的戏剧——傩戏息息相关。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但是在流传到当地后,与当地戏曲、花灯表演等有了更多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贵州风景名胜诗词专辑(六百载贵安地戏)(1)

从明朝初年开始传唱至今

4月25日,春光正好,锣鼓喧天,在贵安新区党武镇葵林村,一台名为《薛仁贵征东》的地戏正热闹上演。

“5月1日,我们村的地戏队要去外地表演,这是地戏队员间的一次互相交流和学习。”葵林村村民、地戏队负责人李华林说。

从军傩发展演变而来的贵安地戏剧目大多以历史为线索,唱的都是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

“地戏演出没有特定地点和戏台,在村里找一块比较平坦的空地,围站成圆形,这就是我们的舞台。”李华林告诉记者,因其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称之为“地戏”。

“一般来说,传统的地戏一年跳两次,正月里跳前半个月,是为迎春纳吉;七月(农历)里跳前半个月,称作‘跳米花神’,是为庆贺五谷丰登。现在时代变了,有人看,我们队伍里的人有空闲就会跳上一场。”李华林说。

地戏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服饰道具的精美。披肩、对襟衣、黑纱帕、战旗、背包、布鞋……最核心的是地戏面具。

贵安地戏表演中使用的面具也叫“脸子”,从结构上来看,有面部、头饰、耳翅3个部分。从形象上来看,分为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两个部分,其中以历史人物为主。历史人物主要分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军卒几种。神话人物有“玉皇大帝”“土地”等。

面具的表现手法写实中带有夸张,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主要通过脸色、眉毛、眼睛、嘴、胡须等刻画表现。如:男将头盔上多以对称龙纹装饰,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四五对,有的多达九对。女将的头盔多用“凤盔”,纹饰有“双凤朝阳”“凤穿牡丹”等。反面人物多是黑脸、青面獠牙,正面人物多是白脸,面相温和。

贵安地戏的演出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春节和农历七月,以春节期间最为隆重。有正月初二“开箱”(将上一期演出后封装的服装、面具、道具等打开,有开幕的意思),正月二十“罢戏”(将服装、面具、道具等装好下一个周期使用,有闭幕的意思)。

地戏演出时,寨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演出地戏节目的名称。在20世纪90年代,贵安地戏作为民间春节期间的主要集体活动和文艺活动之一,“开箱”和“罢戏”当天,全村人要在一起聚餐祈福,同时,地戏还与“开财门”“逐疫、纳吉礼仪”等重要的祈福活动融为一体。

贵安地戏剧本内容比较单一,都是反映历代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表现的均是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注重表现忠义、向上的精神,没有儿女情长的感情戏。剧目以“薛仁贵征东”“精忠岳飞”“罗通扫北”“杨家将”等唐宋故事为主,唱词有固定的世代相传剧本。

另外,在祭祀祈福方面,贵安地戏主要以“开财门”“参桥”“参庙”“参水井”等为主,唱词均为祈求美好幸福、平安富贵的内容。

演员手里拿着短小的兵器和扇子,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用高亢的声调唱起世代相传的历史剧。他们且唱且舞,情绪热烈,感情豪放,同时又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据传地戏表演的目的一是为了娱乐自己,二是为了教育旁人,同时也为了祈祷丰收,祛灾逐难。因此,这样的表演常常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农民们正是以这种古老的戏剧演出形式寄托美好的心愿,一辈又一辈地传下来,从明朝初年开始,传唱至今天。

贵州风景名胜诗词专辑(六百载贵安地戏)(2)

传承数百年军屯文化之演变

地戏是贵安新区民间传统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党武镇、湖潮乡、马场镇、高峰镇均有分布,全区现存地戏30多堂。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均是本村农民,一般以寨为单位,一个寨唱一本书(即一个剧本,通常也叫一堂戏)。每堂地戏的参演人员一般从八九人到二三十人不等,分为演员、乐器手、场务等,每堂戏里有一个“戏头”,也叫“神头”,相当于现在的戏队队长。

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地戏由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贵安地戏为民间业余演出活动,因脸子制作不易,有固化剧目的功能,故不同村寨有不同的演出剧目。纵向传承上,多由村落内村民代代相传,无传统戏曲意义上严格的师承关系及拜师仪式等。横向传承上,有不同村寨互传、交流、教授的现象。如高峰镇石甲村跳的《四马投唐》,传承脉络为清乾隆年间,安顺铜鼓山师傅雕刻脸子并传授地戏,九代传承人为李玉芳(现年94岁),距今300年左右。又如马场镇加禾村马鞍山演唱的《杨家将·三下河东》,清朝末期传入,其唱词仍有叙述地戏传承脉络部分。党武镇葵林村新寨演唱的《秦罗扫北》,清末时期由老辈人传承下来,20世纪70年代初被毁,1976年重新雕刻脸子得以恢复。

在贵安新区,各村的地戏传承来源均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有的曲目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传承人超过10代。比如:在高峰镇石甲村,2007年出生的李新月,5岁时就跟随伯伯李家强学习雕刻面具,现为石甲村地戏文化第十一代传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贵安新区,现在流传的30多堂地戏的主要传承人包括了党武镇葵花村《薛仁贵征东》的李华林、当阳村《岳飞传》的杨曾祥、下坝村《杨家将》的方玉学、葵林村新寨《秦罗扫北》的方学贵、马场镇新院村《薛仁贵征东》的郭兴发、新院村二湾河《四马投唐》的古国华、鱼雅村《大反山东》的魏文国、高峰镇活龙村《岳雷扫北》的周忠华、狗场村《三国》的涂应斌、白岩村老郎寨《三国》的王忠鹏、湖潮乡元方村《薛仁贵征东》的叶正义、芦官村《杨家将》的孙飞等。

贵州风景名胜诗词专辑(六百载贵安地戏)(3)

激昂唱腔道不尽古风余韵

面具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但贵安地戏的表演风格、面具样式、剧本形式,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

地戏有“戏剧中的历史活化石”之称,贵安地戏表演的节目,可以说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中国通史,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的说法。

地戏题材大都采自历史演义或历史传说故事,如封神演义、东周列国,汉书典故、三国人物、隋唐史迹(薛仁贵征东、丁山征西、狄青平南)、杨家将故事、岳飞抗金等。

“贵安新区的地戏保留至今的传统剧目有二三十个,有的剧目是全本大戏,真正表演起来要连演几天。随着时代的改变,这样长的剧目已经不适合了,现在,一般大段剧也就是2个小时左右,中段、小段的甚至可以现场改编,浓缩到十多分钟完成。”李华林说。

贵安地戏表演中,服饰特征、内容特征、历史特征、唱词特征等均和其他军屯文化戏剧有着一定的差别。比如,唱词上,旁白和唱词结合,旁白为以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说唱体,唱词为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说唱体,具有半文言半白话特点。唱时,主要角色领唱,围场演员随腔伴唱,唱腔高亢,有山歌风格。唱词上具有叙事诗歌体特征,多用七言或十言,注重对仗和押韵,词风高亢激昂。战争场面表现得生动活泼、酣畅淋漓。如《薛仁贵征东》中,薛仁贵、盖苏文大战时,“棋逢对手无高下,将遇良才各显能,刀来戟架叮当响,戟去刀来冒火星。好似观音逢水母,又如菩萨遇七星……”

贵安地戏的剧本就是代代相传的“史书”,对研究历代历史具有参考价值。地戏的演绎者既是军屯后代,也是本地居民,地戏的传承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缩影。

贵安地戏没有京剧生、旦、净、末、丑行当的区分,没有完整的伴奏及锣鼓经,没有丰富的曲牌和多彩的声腔,但是它有以“将”为主的人物区分,有粗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简单的遗存古风的唱腔,使它既有傩戏的因素又有戏剧的元素而独具特色。

在悠悠数百年的激昂唱腔中,历史的故事在这里不断回响、述说……

贵州风景名胜诗词专辑(六百载贵安地戏)(4)

贵州风景名胜诗词专辑(六百载贵安地戏)(5)

留住历经600年风雨的文化符号

2018年5月,我在贵安新区高峰镇毛昌村采访时,就听人说起过当地的地戏。

“地戏是老一辈教给我们的东西,无论如何还是想把这些东西永远传下去。但是很多戏文记不清楚了,老人们能想起多少就告诉年轻人多少。”地戏表演者韦化锦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地戏队不仅戏文遗失了一部分,许多动作也失传了。

2019年春节期间,我本来计划去看看这个被称为“最古老历史戏剧”的地戏,不巧因事耽搁了,这成了我的一个遗憾。

近期,贵安新区的地戏在申报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是,我从很多资料上了解到,它高亢的唱腔冲破喧天的锣鼓,狰狞的面具舞动斑斓的彩衣,每年春节等时段,贵安新区的“杨家将们”“薛家军们”“三国英雄们”总要走出古老的书卷,来到田间地头,上演不朽的传奇。

但是,传承的艰难也困扰着贵安地戏的组织者和爱好者们:现在娱乐方式多了,愿意学地戏的年轻人并不多;地戏特有的唱腔大部分人不能听懂、听清,从而失去对地戏的了解和关注;地戏表演比较难学,需要数年无悔的付出;地戏文化的市场化道路开拓者少,地戏文化缺乏创新,和时代产生了一定的脱节……

不过,现在有不少地戏人正在多方面改变这些现状,贵安新区有人正在申请成立地戏协会、有人在一字一字地将戏文“敲”出了电子版、有人在收集地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还是得从娃娃抓起。等到我们这一辈都跳不动了,他们还能接上。”即便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贵安地戏的喧嚣热闹不复往常,但依然有一代又一代的军屯人传承着“忠义仁勇”的信念,竭力留住这一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文化符号。

来源:贵安新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