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20世纪50年代初,原沪江大学和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在原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分别改建为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两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转入上海市管理。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

学校概况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享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百十余年来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200余人;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8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69人,博士生导师20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1.6%,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4.6%。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58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90人次。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集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领军人才。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4)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5)

庄松林院士给本科生上课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继承和发扬学校办学传统,形成了“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新世纪以来学校荣获多项教育教学荣誉,“学在上理”正成为新时期上海理工大学的鲜亮名片。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6)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7)

学校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国内率先开设创业实验班和创业管理第二专业,作为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四家受理点之一,累计培育146个项目,成活率近62.3%,获得了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及全国性大奖,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创业者。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8)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9)

学生备战创新创业大赛

科学研究

学校大力提升科技竞争力,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项43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ESI高被引论文89篇,授权专利1402项。学校技术转移体系完备,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排名第6,技术转移中心全国排名第7,科研经费和发明专利长期名列全国高校50强。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0)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1)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2)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3)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4)

国际交流

学校是一所开放、包融的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建有中英国际学院中德国际学院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开设了覆盖6个学院的11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暑期计划、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双边交换等项目,建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海外学习项目体系。学校大力引入国际创新资源和力量开展国际科研联合攻关,积极推进专业国际认证,并打造“沪江国际文化园”国际文化交流新地标。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5)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6)

毕业生就业

学校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提供精准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有效开发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学校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上海市高校前列,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37%,众多毕业生前往各大知名企业。国内升学毕业生中超 50%升入国内名牌高校及科研院所,留学毕业生中超 4 成升入世界100强高校。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7)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8)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19)

校园生活

学校坚持以具有深厚底蕴的校训精神、校史资源、符号文化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思想引领、精神鼓励、文化支撑的积极作用。学校拥有覆盖各类型的学生社团178 个,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为广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广阔空间。此外,学校还特别设立了音乐系、美术系,建设了沪江国际文化园,为理工科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熏陶、参与文化交流、激发工程创新灵感搭建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0)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1)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2)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3)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4)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5)

学校除了拥有网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健美操房等室内运动场馆外,还有田径场、篮球场、游泳池和健身区等室外运动场,更有上海市唯一的腰旗橄榄球场,让广大学子拥有更多选择。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6)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7)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8)

美食方面,上理工食堂众多,美食云集,各类美食味美价廉分量足。逢节日,学校还会适时推出四喜青团、鲜肉粽子、上理logo月饼等时令美食,不仅颜值在线,而且口味超赞。住宿方面,学生宿舍现已全面实现了空调覆盖,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29)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0)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1)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2)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3)

校园美景

学校地处汇聚全球资源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科创、人文环境以及无限机遇。军工路校区位于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毗邻五角场大学文化区;复兴路校区位于上海闹市中心,商业繁华,文化气息浓郁。学校被誉为“上海最美大学”,校园内拥有43幢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校园内绿树环抱,红墙晖映,随手一拍便是屏保,处处都是网红打卡地标。这里是师生校友们婚纱照的最佳取景地,也吸引了众多影视剧剧组前来取景。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4)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6)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7)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精神(每日一校----上海理工大学)(38)

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

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 zhaoban.usst.edu 查询

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

理崇至真 工贵求实

上海理工大学正力争建设成为

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我们由衷地欢迎更多优秀学子

成为“上理大家庭”的一员

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

放飞梦想 成就自我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省招生情况

2018年理工类招收 61人,最低分数线575分;

2018年文史类没有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