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一直是行业给新手,小白,韭菜们洗脑用的,那么,究竟是我给大家洗脑?还是您给行业专业洗脑了呢?

如果您经常看文章,您会知道,一般网络上的文章,正常情况下,都是以“什么茶适合什么体质”做标题的,如果倒过来写,铁定是给人洗脑的。为什么斩钉截铁这么说呢?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1)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六大茶类,以什么茶适合什么体质来说事实:

绿茶:性寒,适合燥热体质。

白茶,性凉,适合热性体质。

黄茶,性寒,适合热性体质。

青茶,性平,适合所有体质。

红茶,性热,适合凉性体质。

黑茶,性温,适合凉性体质

网上大致是这么分出来的,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一般来说,无论新,老,资深人士的喝茶人,90%以上都会经历这三个错误的阶段。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2)

行业就是这么给人洗脑的,如果您是燥热的体质,行业会推荐您绿,白,黄,青茶。如果您手脚冰凉,就会推荐您喝红茶,黑茶。当我们喝到了效果时候,我们以为是对的,于是,按照这种规律,去喝自己喜欢的茶,总之,这样可以看到的是,效果。

那么,根据这个原理,您有没有发现,您现在喝茶的量比以前少了,对么?然后,您的解决方案是,绿茶,红茶换着喝,对么?或许在这个阶段,您会认为,这个做法,非常正确。

我们再继续深入,当您发现了,绿茶,红茶换着喝,喝茶量越来越少的时候,您是否认为,是自己年纪大了,胃功能差了,于是,您采取的方法是,喝少点,对么?

像这样的三个阶段,您会发现,他们的气色,萎,黄,瘦,肥胖,肤色暗淡,有亚健康,慢性病,而且是中医,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3)

如果我说对了,请您继续往下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

陆羽的《茶经》更简单了,“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可以这么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内容,对陆羽《茶经》的内容做了扩展。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4)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知道了,茶如果没做好,采摘不及时,地方不对,这些成品茶,都会让人生“疾”。

疾,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是指轻微受伤。如果过了,就会生病。所以,长期轻微的受伤,这样的“疾”就成了慢性中毒的意思。在古代,我们知道宫斗会出现“慢性中毒”的场景。在现代,慢性中毒等同于,亚健康,慢性病,因为我们知道的是,慢性病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内伤,久伤不愈,则无力,虚弱,对么?

那么,如果您根据以上喝茶的体会,得到了以上喝茶的三个阶段,您就会知道,喝茶,是会越来越虚的。那么,还没开始体验,我们又怎么去判断呢?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5)

在李时珍之前的唐代,与陆羽的同代茶人,常伯熊,最后的结果是,晚年得了风气病,让人少喝茶,这个案例,与李时珍说的茶叶质量是一样的。以目前望闻问切的方法,李时珍的资料,可以通过肤色辨认,您可以参考一下。

很多人,由于不懂怎么喝茶,不知道怎么喝茶,不学习真正的茶叶技术,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是,李时珍所说的,“自不觉尔”,“杂茶”,“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尤其是喝了几十年的老茶客,看看他们的气色,就知道了一,二。也就是说,得到以上喝茶的三个阶段的结果,再通过肤色判断是最好的验证,这样的结果,是喝出了内伤。内伤时间久了,就有了痂疾,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囊肿,肿瘤,结节,息肉等等。

然而,茶真的是这样么?其实,真正的茶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茶叶是,久服,有力,悦志。这点,得到了药王孙思邈的证实,因此,我们现在喝到的茶,是越来越虚的茶,而越来越虚的茶代表了什么呢?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6)

本文标题是,什么体质喝什么茶,这句话是被人洗脑了,我们认为,应该是什么茶适合什么体质才对。但根据理论,我们知道了,目前的茶,再怎么喝是越来越虚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喝任何性质的茶,我们体质终究会越来越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质不会好,只会越来越差。

我们知道,自然让我们知道时间,时间会让我们老去,老去就会体质越来越差,也就是越来越虚,这遵循了自然的规则,与喝茶应该是无关的。这不就是李时珍说的,自觉不尔么?

真正的茶,久服,有力,悦志,所以,我们喝错了茶,标准没选对,努力也白费。只有这样的茶,才能说明事实,说明什么事实呢?

这说明了,茶叶决定了人们的体质,而六大茶类以目前的标准,都是越来越虚的,所以根本没有体质之说。茶,只有两种结果,一种越来越虚,一种久服,有力,悦志,这与六大茶类是无关的,为什么呢?

不同体质对应的茶(什么体质适合什么茶)(7)

关于六大茶类,我们知道有绿,白,黄,青,红,黑茶。但所有的茶,都是以绿茶为基础的。如果绿茶本身是让人喝了越来越虚的,那么这样的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造成的结果,其实都是越来越虚的,所以这样的茶,造就的体质根本就是慢性中毒的体质。而如果,我们遵循了陆羽的技术标准,我们就可以得到“久服,有力,悦志”的体质了。这样的体质,无论是寒,凉,热,燥,火等等,都是健康的,根本不是李时珍认为的火生万病的关系。而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懂阴阳,修行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果不懂,那么我就用两个字来总结,“火种”。那么火种是育人的?还是会让人生病呢?

所以,李时珍,虽然写得对,但是,他写得太片面。而要真正理解茶,我们还需要看茶经,找回茶经的标准,这样,才是真正的茶,才能让我们知道,真正的茶,无所谓什么茶适合什么体质,只有什么茶决定了什么体质这样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