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个和八个》中饰演朴实的老兵,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

在《湘西剿匪记》里扮演土匪,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2)

曾被张建亚钦点饰演《三毛从军记》里的老兵油子,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3)

还被王扶林“三顾茅庐”请来饰演94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4)

更是在96版《水浒传》中饰高俅一角,被全国观众“喊打”。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5)

魏宗万塑造的角色无不是经典中的经典,

然而他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丑陋,

要是按现在的娱乐圈套路,一看就是打杂的命,

可他不仅能获得到观众的喜爱与尊重,更是与赵本山并称“南魏北赵”。

魏宗万凭什么?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6)

1938年,魏宗万出生于上海,一个贫困家庭。

6岁的魏宗万就穿梭于上海大大小小的戏院,

贩卖小吃,帮补家用。

在那个娱乐不发达的时代,看戏算得上是件“高大上”的事了,

穿着戏服,耍着动作,就能赢得台下观众一边吆喝,

这对于魏宗万来说已经是很威风的事,

常常跟着台上的老生唱。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7)

久而久之,魏宗万对于表演有极高的领悟。

有一次,“老生”见他学得有模有样,

便向前指导了魏宗万几句,没想到他一会就学会了,

于是动了收徒的想法,但当时收徒过程繁琐,且唱戏的地位日益低下,

想罢,便拿从魏宗万的篮子里拿了袋花生,

并告诉他闲暇的时候,可以跟他练上几句。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8)

欣喜的魏宗万急忙跑回家询问母亲的意见,本想着会“棍棒加身”。

但在那双带着希冀闪闪发光的眼光下,母亲心软了。

得到母亲的支持,魏宗万很快就展现了他过人的天赋。

九岁的魏宗万已经可以像台上那些“小生”一样唱戏了,

常在街头巷尾给长辈唱戏。

童年的魏宗万就这样与“戏”结了缘。

然而生活上的艰辛,让他不得不放弃“戏路”。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9)

初中毕业后,魏宗万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当车工,

本以为此生再无表演的机会,很快一个通知让他欣喜若狂,

厂里的话剧团招人了。魏宗万二话没说,就加入到了团里,

但由于长相的原因,魏宗万只能在台后负责设备安装和打杂。

和他要做台上“角儿”,根本搭不上边。

有一次能上台,还是因为男三号摔断腿,且“备用”刚好请假,

才叫魏宗万顶了上去。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0)

热爱已经蒙蔽了魏宗万的双眼,他看不到眼前的艰辛,

依然坚持下去,即使是毫不起眼的男n号,只要还在舞台上,

他就拿出十二分精神去对待。

认真和对舞台毫不保留的奉献,魏宗万获得了团里老前辈的认可,

也经常得到前辈的私下指点。

四年的沉淀和磨砺,魏宗万的演技在团里已是屈指可数的了。

粗铁磨成精钢,终归会有更大的用处。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1)

1959年,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的海报,让魏宗万有了新的方向,

那就是去更大的舞台表演,但这依然充满波折。

决定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的魏宗万,第一年失利了,

总分和过线分数差80多分,第二次差了40分,

直到第三次,21岁的他终于成为了上戏的学生,

由于年纪较大和丰富人生阅历,

使得魏宗万成为班里名副其实的“老大哥”。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2)

他的才能和天赋使得同班同学,从心里尊敬他。

班里同学闹矛盾打架,也喜欢找“老大哥”解决。

成绩能力名列前茅的魏宗万,却是班里混得最差的。

1963年,魏宗万从上戏毕业时,已经25岁了,被分到了上海人艺。

按照他说的“家里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长得又难看,

又不喜欢拍马屁,所以就跑了十年的龙套。”

那段时间,魏宗万常因为一句台词,一个表演动作,

与导演争得面红耳赤。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3)

有一次,因为台词的原因,差点和编剧打了起来。

因此成为整个场地最难搞的龙套,

但经他改动的台词和表演方式,却出奇生动贴切。

尽管如此,依然没改变他龙套的命,但金子总会发光的。

1982年,是魏宗万的命运之年。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4)

44岁的魏宗万,在朋友的推荐下,参演了《一个和八个》,

并在剧中饰演老兵。多年来的沉淀,使得魏宗万的演技,

在剧中发挥地淋漓尽致,演技生动自然,大大地震撼到了观众,

于是那个高高瘦瘦,长得不咋样的魏宗万,开始走进人们的心里。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5)

1986年,电影《湘西剿匪记》中的一名土匪,给80后的童年蒙上了阴影。

魏宗万树立的土匪形象,其可怕程度,不亚于当年流行的恐怖电影。

据说当年为了演好土匪,魏宗万还动用资源,

去监仓学习那些悍匪的举止言语,甚至连握刀的方式也要练上几十遍。

所谓真金不怕烘炉火。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6)

魏宗万这块真金,在澳大利亚话剧《想入非非》中经受住了考验,

全剧一人表演长达2小时,毫无纰漏,演绎更是精彩,这让他名震圈内。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7)

此后《三毛从军记》,魏宗万凭借老鬼一角,被封影帝。

当时魏宗万是拒接出演的,因为剧中的形象是又丑又邋遢,

而且需要一定的体力,这对年过半百的魏宗万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但导演张亚建像是王八看绿豆,看中了魏宗万,最后说急了,

扑通一下子单腿就跪在魏宗万面前。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8)

事实证明张亚建导演,眼光独具。

1994年《三国演义》一经播出,迅速收割了全国男女老少,

一大批视迷。魏宗万饰演的司马懿,是至今为止,

最符合历史上所描述的,也是最经典的。

起初因为剧中骑马的镜头太多,年纪大的魏宗万拒接了出演,

王扶林总导,为此“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好说歹说,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19)

结果都没能如愿。最后没办法了,直接带着司马懿的临摹画像去见他,

魏宗万打开一看,发现画像和自己竟有七分相像,

只是在气势和“鹰顾狼视”之相,欠缺几分,

这次魏宗万没有拒接。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20)

为了能更好达到“鹰顾狼视”,魏宗万每晚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练眼神,

站在高处练气势。翻阅古籍文献,查看有关司马懿的生活细节。

甚至学会了夜观天象。

直到拍戏那天,魏宗万的司马懿造型一出,就震惊了在场人员,

这就是活生生的司马懿,气势慑人,眼神锐利。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21)

尽管魏宗万在影视上获得很大的成就,但生活却过得非常拮据,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涉及话影视三栖,在上海买不起房。

很多没人都不相信,但事实的确如此。

以前的演员不像现代,动则几百万。

而且魏宗万觉得,演员就应该对银幕的观众负责,表演是一门艺术,

应具有奉献精神,而不是从钱的角度出发。

满带铜臭的作品,已经不是艺术的范畴。

像什么商演、广告代言之类的,魏宗万一律不接,

很多人都说他思想顽固,不懂得变通,固执地像头牛。

但对于向他求教的人,魏宗万却开放,乐于施教,

不固步自封,不限于点到即止。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22)

如今,魏宗万已经83岁了,饰演的作品也越来越少,

但带给我们的不朽之作,和对银屏的奉献精神,

却是永不磨灭的经典。

至此,我想魏宗万能稳坐影视界“南魏北赵”中的“南魏”,

凭的是神乎其技的演技和对艺术的奉献精神。

纵观魏宗万从“无人问津”到稳坐“南魏”称号的经历,

自强不息,克己奉公,才是好作品的解锁技能。

请不要将身价几千万的“流量小生”,与魏宗万老师相比,

因为我怕拉低我心中的“经典”。

魏延为什么离开汉中40年(从无人问津到稳坐)(23)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