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四代教师情缘

本报记者侯东杰

通讯员 赵春花文/图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内丘二中教师杜宏丽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从清光绪年间选中拔贡的曾祖杜从晦开始,到曾祖的长子杜兆群,再到母亲和姑姑,再到自己,一门四代和教育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

杜宏丽胸怀一腔浓浓的教育情怀,在她挚爱的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多次被评为内丘县师德模范、内丘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后两次在全市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奖。

曾祖是清末拔贡

杜宏丽的曾祖名叫杜从晦,内丘县官庄镇李田村人,是清末光绪年间拔贡。他天资聪慧,从15岁开始发愤读书,顺利考到拔贡。杜家文化底蕴深厚,据族谱记载,第四代出过进士,第十一代出过举人,杜从晦是家族的十七代孙。1906年已经废除科举制度,清朝从各省生源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拔贡。杜宏丽在金店镇中任教时,还有人打听李田村的杜拔贡,言谈中对杜拔贡充满了敬仰。

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杜从晦学识渊博,后被民国政府相邀,去上海担任财政部长。他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于是选择了在家乡教书育人,一生勤勉,弟子很多。据老辈人回忆:当时的知县见了杜从晦,也是拱手行礼。

在邢台成立第一所西式学堂时,杜从晦就开始在那里任教。他一生清廉,爱生如子,为人正直,深得弟子拥戴。村里人回忆说,有学生因家境贫困,无钱无力供给读书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李田村人一提起杜从晦老先生,都特别得自豪:“十里八乡的人,谁不知道俺李田的杜拔贡!就连顺德府的府官也敬三分”。

钟情教育,薪火相传

杜宏丽曾祖的长子杜兆群,十六岁时高等学府毕业,长期从事教育。杜兆群在官庄一带颇有名气,尤其是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可以双手同时书写。

杜宏丽的母亲和姑姑都是教师。姑姑杜淑萍体育成绩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在张家口宣化区曾夺得过110米栏冠军,小口径步枪射击冠军,被保送到天津体育大学,毕业后在天津汉沽一中任教。

母亲王风珍是一名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县第二小学任教7年,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大漠戈壁的教育事业。从新疆回来后,在内丘镇东街小学任负责人。她工作兢兢业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当时杜宏丽一家人住在学校。每当学生放学,她母亲总是把那些没有学会的学生留下,给他们补习功课,经常叫学生在自己家里吃饭。她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学生有头疼脑热时,就给他们拿药、扎行针。那时还放秋假和麦假,她母亲总是牺牲自己的时间,把成绩差的孩子集中到一起,耐心给他们讲解,千方百计的提高他们成绩。几十年过去了,东街的人提起王老师,还是格外的亲切。

杜宏丽的母亲现在退休在家。她经常告诉女儿:“一定要好好教孩子们,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寄托着家长的希望。他们是一个家的未来,所以一定要善待每一个孩子,努力让他们成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为家庭的耳濡目染,杜宏丽从小就觉得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立志长大后也像长辈们一样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她如愿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登上了三尺讲台。从此,杜宏丽把她教书育人的愿望和抱负,全部倾注在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上。

杜宏丽认真钻研教材,并对教材整合,制定了三年的学习计划。初一是古诗词的浸润,让学生积累背诵,每周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如《走进李清照》《诗豪刘禹锡》《心中的陶渊明》等,还有两周一次的“主题诗会”,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初二是古文积累,从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李斯的《谏逐客书》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共选了五十篇经典篇目。每周一篇,每天课前诵读,熟读成诵。很多的学生在她的引领之下,爱上了读诗。

“教师,如星辰;远观,一盏引路的灯;近看,一团燃烧的火。教师,如百合;绽开,一朵飘香的花;凝聚,一枚含笑的果。”

杜宏丽说:“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到处有我渴望的风景,选择了自己想做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会努力奔跑,幸福追梦!”

小学女教师嫁给什么样的家庭(一门四代教师情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