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1)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由于贡献突出,他被世人称为“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1971年,杨振宁又作为华裔美籍科学家第一个访问新中国,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技交往的大门。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生他、养他、教他的父母亲,有很大关系。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美归来之后,先后执教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府。生长在教授之家的杨振宁,从小就知道“诺贝尔奖”这个概念。因此,早慧的小振宁还在读中学时就曾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当时,身为教授的杨武之仔细端详着儿子那憨厚、稚气且逗人喜爱的神态——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紧抿的双唇显示了他坚毅刚强的个性。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对儿子笑了笑,平静而亲切地说:“好好学吧”。

若干年后,杨振宁果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荣幸地登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如今,当我们回眸杨振宁教授的成长历程时,不难发现,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聪慧和勤奋,很重要的就是小时父母别有深意的言传身教。

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2)

孩提时代播撒的智慧之种

1922年,杨振宁出生。翌年,父亲杨武之考取官费留学美国。那段时间,小振宁只和母亲罗孟华一起相依度日。罗孟华是位传统、明智且坚强的女性,在丈夫远离家乡的漫长日子里,她将全部精力放在对小振宁的教育上,决心将他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礼貌的读书人。

从小振宁咿呀学语开始,母亲就教他各种知识。杨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书中写道:“我4岁的时候,母亲教我认方块字了。花了一年多时间,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现在,我所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

杨家是个大家庭,人口众多。小振宁5岁的时候,家里请来了一位老先生,专门教杨家的孩子们,罗孟华毫不犹豫地将儿子送到杨家自己的学馆去读书。当时,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此书从明朝即开始编辑,后经陆续增订续编,并以《龙文鞭影》这一典故命名。龙文即“良驹”,“鞭影”即不须驱策,奋蹄疾驰。书中不少历史典故和自然知识,均为四言韵文,读来朗朗上口。因为小振宁已有3000多字的识字量,所以很快就将《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

1928年,杨武之回国时,看到儿子不仅虎头虎脑、漂亮健壮,而且天资聪颖、知书懂事,他当即送了儿子一支自来水笔。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贵重的礼物,它既代表父亲对儿子的褒奖,也寄托着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接过爸爸的礼物,小振宁甭提有多高兴啦!很长一段时间,那支笔成了他的贴身宝贝和“兴奋剂”。每当拿出笔,他就学习劲头倍增。

这一年,杨武之被聘为厦门大学的数学系教授。他开始教儿子许许多多新的知识。他用大球和小球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公转情形,教授英文,也给振宁讲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广博的知识开阔了小振宁的视野,也大大增强了他的求知欲。因此,振宁上小学后,跨入了一个新天地,数字、国文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惟一遗憾的是振宁的动手能力差些。但杨武之与罗孟华却不苛求,在他们看来,对孩子不能要求十全十美,有缺陷是正常的。有一次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小鸡。放学回家,他拿出来给爸爸妈妈看,夫妻两个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

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3)

博览群书,全面发展

杨振宁的童年可以说是宁静而美丽的,特别是在清华园生活的那8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清华园的8年在我记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清华园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研究过……”

父母不仅给了杨振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培养了他各方面的兴趣。杨武之经常带着儿子从自家门口东行,穿过幽静的树林,走过农田与荷塘,去古月堂或科学馆。

10岁左右,小振宁的数学天赋渐渐显现出来。到11岁入初中时,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显现,但杨武之对此态度平淡。记得一个暑假,杨振宁想让父亲教自己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当数学系教授的父亲只是笑了笑,却没有行动上的应允。那一个暑假,杨振宁只好读了整整两个月的古典文学。

杨武之的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拿来翻看。但当时他的外文基础还不够,所以细节看不懂。他多次捧着厚厚的书去找父亲,杨武之只是看着聪颖的儿子笑着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偶尔会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给他听。

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4)

杨振宁16岁了,该考大学了。杨武之这才不慌不忙地介绍儿子接触近代数学的精神,让儿子渐渐明白纯数学太虚,不够实用。杨振宁把目标转到化学上,但在准备入学考试时,他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适合自己的口味,认为自己具有学物理的气质和风格。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而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他在物理上的成就铺平了道路。这一切,杨武之夫妻丝毫未加干涉,静观其变。

19年后,杨振宁一举拿到诺贝尔物理奖。当初那些不理解杨振宁改学物理的人们,恍然大悟了:“杨振宁的数学本来很好,可为什么不子承父业攻读数学呢?原来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

杨振宁的青少年生活的确非常幸福,父母宽厚、慈祥又明智。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显露了聪慧,尤其在数学方面。杨武之虽然是一位数学教授,却没有施加压力强迫儿子学数学,而是理智地创造条件让儿子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杨振宁非常佩服父亲的远见。

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5)

读古书,受古训

杨振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言行,远远超出了一位物理学家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他对中华民族的强烈关怀之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此,杨振宁教授曾自己剖白:我强烈的民族意识缘于父母从小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

早在厦门居住时,杨武之就不忘对儿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他教儿子读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教振宁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 “夏商周……”,教天干、地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甚至于八卦:“乾三联,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那是初一与初二年级之间的暑假,杨振宁12岁。杨武之请雷海崇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儿子读《孟子》。雷海崇介绍了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丁则良学识丰富,不只教振宁读《孟子》,还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这些都是振宁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第二年的暑假,杨武之又请来丁则良,将剩下的一半《孟子》教完。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又像儿时背诵《龙文鞭影》一般背诵了《孟子》全文。

杨振宁最后一个关门弟子(无痕杨武之罗孟华培育儿子杨振宁的故事)(6)

也许,正是这种传统本土文化的渲染$孕育了杨振宁的赤子之情,使他心中的中国情结永存。他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他用自己的爱国情为中国与美国之间架起一座科技交流的桥梁。

原文载《独生子女》2004年第9期,作者无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