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只要对物理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力学的单位就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大写的N。那么,力学的单位为什是牛顿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名称呢?搞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还得从牛顿的第二定律说起。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1)

牛顿是一个开创动力学的牛人,他的第二定律的概述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将牛顿第二定律加以说明的话,即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的本质,即力在物体上消失,则加速度也随之消失。而且,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合力方向相同,更准确的说,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更加偏向与物体所受到的最大的那个力的方向。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2)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在平地上推箱子,松开手时,物体并没有受到力,但是物体在做匀减速运动,直至物体停止,这说明,此时的物体也有加速度啊!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松开手后,物体看似没有受到外力,但是,由于物体与地面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物体做减速运动。当物体停止后,静摩擦力消失,物体的加速度也就为零。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3)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假象误导了很多人罢了。在回到牛顿第二定律上来,我们知道,牛顿第二定律会贯穿在整个中学的物理题材中,但是仅凭牛顿第二定律的概述进行解题是行不通的,因此,牛顿第二定律还得翻译成数学公式来加以表达。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4)

既然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到的力成正比,跟物体本身的质量成反比,则有如下关系式,即加速度a=k×F÷M,式中F为物体所受到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k为比例常数。为了方便大家观察,可以将此等式进行转换F=k×a×M。

在此式中,就是这个比例常数是未知量,因此,这就引出了一个力的本质意义了。即1N就是使1Kg的物体产生1m/S²的加速度,5N就是使5Kg的物体产生5m/S²的加速度。根据这个推论,大家不难看出,在等式中F=k×F÷M式中,比例常数k就等于1。力学的国际单位就是牛顿了。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5)

在前面的运动学中,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加速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V/△t,但是,在动力学中,我们知道加速度a=F/M。那么,这两个等式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个等式中,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求出的加速度为加速度的定义式,而在第二个等式中,力与质量的比值求出来的加速为加速度的决定式。加速度的定义式是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下测量出来,加速度的决定式是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真正原因。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6)

很显然,加速度的决定式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毕竟单纯的研究运动学规律是相对“枯燥”的,而且,牛顿第二定律其实是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了补充,即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真正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外力的驱使,有了加速度后物体的速度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7)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用到的力是同时产生与同时消失的,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每个分力对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不受其它分力的影响。

物体受到的力如果是恒定不变的力,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时刻都在变化,则说明物体在做变加速运动。只要物体的速度在发生改变,就说明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在这里,自由落体运动就是最好的佐证。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来的呢)(8)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牛顿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吧!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揭示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牛顿第二定律则直接说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关系,并且由力学的国际单位直接引出了加速的决定式,即a=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