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囗(超级像,傻傻分不清)
口(拼音:kǒu),口,汉语规范一级字 。象形字,其甲骨文像一个向上的嘴形,上面部分有出的意思,所以多用于指发音说话。本义为嘴,引申为容器通外边的部分,出入通过的地方等。口也是个部首字。
囗(拼音:wéi),古同“围”。(拼音:guó),古同“国”。
2.刘--刈
刘,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但有以“刘”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见于史传,徐锴据此推断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汉字工具书一般采用徐锴的说法。
刈(拼音:yì),割草。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割”的二简字,后停用。本作乂。形声。从刀,乂( yì)声。本作“义”。刈,断也。又,杀也。——《广雅》
3.母--毋
母,(拼音:mǔ),用作姓 ,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指:母亲,也可泛指女性的长辈,如《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后引申为养育;哺乳、根本;根源、老妇的通称、经商或借贷的本钱等义。
毋(拼音:wú),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最早见于战国。本义是不要,表示禁止,引申也用作一般否定词。
4.侯--候
侯(拼音:hóu),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本义是指古代射礼所用的射布,古代群居,能为众射兽除害者则以为长,故引申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又特指君主,又可指诸侯,后又泛指达官贵人。
候(拼音:hòu),本意是指守望、侦察,也指征兆,时节,还指事物变化中的情况。
5.盂--孟
盂 (拼音:yú),盂是中国古代一种盛液体的器皿。
孟(拼音:mè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认为是形声字,从子,皿声。孟的本义指同辈中最长的,泛指排行第一的。又指每季度的第一月。孟也是姓氏用字。
6.王--壬
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候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壬(拼音:rén)是汉语常用字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壬”字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九位的名称,本义不可考。“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壬”又有奸佞义,当属假借,“佞”从“仁”得声,古音“壬”、“仁”同属“日”纽,音近可通。
7.翟--瞿
翟姓,中国姓氏之一,一般有两个读音,一为“dí”,一为“zhái”。翟姓最早源于周代诸侯轩辕氏翟国,轩辕氏翟国后为晋国所灭,国人以翟为氏,称翟氏。
瞿(qú、j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其古字形像鸟睁大眼睛惊视的样子 。本义指像鹰隼一样地惊视,又引申为人惊恐回顾的样子,读作jù。又音近通“戵”“衢”等字。现代汉语主要用作姓氏,读qú。
8.末--未
末(拼音:mò)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本义指树梢,古字形在“木”字上端加指示符号,指明树梢的位置 。末由树梢引申泛指事物的顶端或尾部。又引申指不重要的、细微的。末也指传统戏曲中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
未,汉语一级字,读作wèi,最早见于甲骨文 [1] ,其本义是古代的一种树木或繁茂,借以表示滋味(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味也”),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表否定的副词等。
昕--听
昕(拼音:xīn)。指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也指黎明;明亮的意思,多用于人名。
听(拼音:tīng),听见,用耳朵听声音 。汉字简化之前,简体听(yǐn)和繁体听(以下作“听”)是两个不同的字。“听”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从口从耳,本义指耳朵听见口中所言。
味-昧
味,(拼音:wèi),最早见于战国 ,其本义为滋味、味道,又可引申为品尝、品味,菜肴又由品尝引申为体会、体味义,由滋味引申为意味、意义、旨趣。
昧,读作mèi,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其本义是天色将明未明之形,又可引申为出“暗昧”、“昏庸”之义。
还有哪些您,知道的“双胞胎”汉字呢?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