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到了腊八粥飘香的时节,1913年的腊八是在一月之初,那一天正是我国著名花鸟画大家、美术教育家于希宁先生出生之日。转眼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于希宁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随着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先生的纪念文章和于希宁先生的部分代表作品来纪念这位艺术大家,走进他诗、书、画的世界,弘扬先生仰之弥高的艺术精神。
《铁骨冰魂》 于希宁
365cm×143cm 纸本水墨 1987年
艺术大家于希宁
——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110周年
王文章
于希宁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这在当代中国画界是不多见的。
1947年11月15日,“于希宁画展”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齐白石、黄宾虹等书画界名人悉数到场祝贺。(前排左二于非闇、左四齐白石、左五黄宾虹、左六陈半丁、左八汪慎生、后排左四于希宁、左六王雪涛、左八李可染。)
1962年夏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教研室全体成员。(前排左起为黑伯龙、王企华、柳子谷、刘家裕、关友声、于希宁、单应桂。后排左起为陈凤玉、段谷风、傅二石、张彦青、史振峰。)
于希宁先生出生于齐鲁文化昌达的潍县,在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中国文化的沃土滋养了他温文尔雅的君子人格,广收博取的宽广胸怀,以及“凭恃国魂贻笔墨,画魂深处寓人魂”的艺术思想,孕育了他坚韧、锲而不舍、倔强自强的性格品质。于希宁先生具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素养,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在他笔下都成了人格情怀的外化与表露。高尚的精神情操、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浓郁的文化积淀使其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这直接体现了于希宁先生的艺术成就,也表征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与精神。
20世纪70年代末,于希宁在梅林写生,创作了《铁柯冰魂》(中国美术馆藏)《红白梅》(山东博物馆藏)等巨制。
1984年,赴京参加中国画研究院院务会议。(前排左二秦岭云、左三于希宁、左四张仃、左五何海霞、左六李可染、左七启功、左八黄苗子、左九潘絜兹、右二刘勃舒、右三郁风。)
20世纪90年代,在香雪海梅林雪中写生。
先生凭借多年的勤奋、刻苦,成为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型艺术家。就绘画而言,于希宁先生也是多面手。始学绘事即遍师诸家,悉心摹写历代名画,无论花鸟、走兽、山水、人物诸种技艺,在青年时都已全面掌握。后着意专攻花卉,从唐宋经典名作到恽南田、华新罗及陈白阳、徐青藤,皆下过刻苦工夫钻研。在上海求学时,更得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俞剑华等诸名师指点,为其日后发展奠下坚实基础。他承续前辈大家的创造精神,熔铸百家之长,走出了一条书画相参、诗文相映,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绘画道路。
《工笔花鸟册之三鹌鹑螳螂》于希宁
30cmx28cm 1934年
《晨露》于希宁 66cm×45cm
纸本水墨 1962年
《牡丹册之四》于希宁
34.5cmx46cm 1975年
于希宁先生的作品,传统功力深厚,于苍劲之中见秀逸,于疏朗之中见典雅,笔墨精到而内涵丰富。其所绘凌霄、紫藤,笔走龙蛇,声势夺人。而牡丹、芍药则有临风含露之致。他笔下的瓜果蔬菜,鲜嫩欲滴,生活气息尤为浓郁。特别是他的梅花,往往整株梅树参天拔地、气势雄浑,笔墨立意不同凡响。他曾有专著《论画梅》于1989年出版,书中详述画梅之发展历程,历代画梅名家及作品,进而系统梳理总结画梅技法。其间对梅花精神气质的解读,对画面意境的阐发均别具新意。
《灵石红梅》于希宁
67cmx68cm 1994年
于希宁先生的书法,自幼即受父辈熏陶,喜爱临池,未尝一日稍有懈怠。他曾学王右军、颜真卿、黄山谷等,运笔工稳圆浑,笔势开张,点画飞动,雄伟峭逸,深得《瘗鹤铭》《松风阁》之风神。他又将书法行笔飘逸洒脱、遒劲有力、清刚跌宕之势融入绘画中,所写老枝铁柯,枯藤芳草,使转有力。其笔墨运动中丰富而微妙的表现力,正是得力于他对行草、篆籀的多年体悟。书法的造诣及引书入画的实践,表明了先生对笔墨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语言有独到的理解,这是他对中国艺术气韵生动的深刻诠释。
黄宾虹为于希宁作品《工笔花鸟册》题记
30cm×28cm 1934年
作为一个画家,于希宁先生很看重诗,他的诗常常是绘画的必要补充,“在这方面我从寻意到受益,从立意到创意,丰富心灵,迁想妙得,从突破前贤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诗对我恩惠特多”,他如是解释。诗是人生之必需,故时常吟哦,并于历下结诗社以会友,影响了一批年轻的诗词爱好者,为弘扬中国文化做出努力。《于希宁诗草》汇集的三百多首诗,包括题画诗、游记诗等等,多以独特的眼光观察景物,以诗人的情怀吟咏成章。他以诗词题画,抒情写意,寄怀言志,诗与画获得了完美的统一。
《水芋》于希宁
68cmx46cm 1983年
《羊城腊月犹春暖》于希宁
95cmx65cm 1983年
在篆刻方面,先生早年之学篆,得力于乡贤陈介祺之《十钟山房印举》,又深得吴昌硕弟子诸乐三的真传。求学期间选取昌化、青田、寿山等石五百余方,日夜操刀孜孜不倦,对秦代古玺、汉官私印作过广泛研究。所治之印,刀法纯熟,古朴大方,直追秦汉,曾得到诸多印学大家的肯定。于希宁先生曾先后为黄宾虹、李可染、吴作人、叶浅予、黄永玉等大家治印,《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是他亲手拓得宾虹先生所藏秦玺汉印58方,成为印学界研习篆刻及探讨古文字的重要资料。
作为一个学者,不仅要具备为人称道的创造精神和专业技能,还要有垂范社会的思想和精神。先生律己以严,待人以宽,既重视画内工夫,又重视画外修养,认为人品居画品之上。他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大千造化的神奇灵秀,以及画家的精神意念融会一体,即“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让画之魂、人之魂、国之魂一体化,让艺术作品成为塑造、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之美的载体。他的梅花老枝纷披,生意盎然,具有一股昂扬不坠的力量,是他体会的民族气质的集中呈现,也是一个学者型画家风范、骨气、意趣以及个性稟赋的图像化表达。
《白描牡丹瓶》于希宁
82cm×50cm 纸本水墨 1984年
于希宁先生于画史、画理、画论方面亦深有研究。1955年至1958年他跟随俞剑华先生研习中国美术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他考察了鲁豫晋陕甘诸省,对石窟、雕塑、建筑、石刻、壁画做过深入研究,撰写出《北魏石窟浮雕拓片艺术》《敦煌考察报告》《永乐宫混成殿元代壁画考察报告》《殷周青铜花纹沿革初探》等专业论著,为新中国的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1977年到2007年30年间,于希宁先生不辞辛劳在大陆各地及台湾、香港,以至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地举办画展和讲学,先后撰写了《论画梅》《于希宁诗草》《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等多种著作,还有《从中国画的用笔谈起》《构图中的辩证法》等十几篇专业论文,以及《于希宁画集》《写意画花》《牡丹画谱》《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选》等几十部教学画册和大型专业画集,在教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上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2001年1月,于希宁在寓所拄杖创作。
1936年至1949年间,于希宁先生曾任教于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山东大学农学院等。1950年开始,历任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副校长,山东省艺术学校校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名誉院长等,教书育人是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生秉承师训,七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诲人不倦,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正如先生自己所说:“艺苑耕耘几十春,喜见桃李已芳芬;回首往事浑如昨,两鬓秋霜仍修勤。”于希宁先生将“闳、约、深、美”提升为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闳”,学致精专为“约”,钻研提高为“深”,心志高远为“美”,以之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于希宁先生以过人的襟怀、过人的学识、过人的技能,在艺术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桃李满天下,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3年3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三魂一心•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文完成于2013年,是我为《于希宁艺术研究文丛》写的序。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于希宁先生在74岁的时候立下了一个“二十年工作计划”,他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代表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在于希宁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对他发于初心的爱国情怀,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的综合修养,国魂、画魂、人魂共一心的精神追求,对于希宁先生一生的绘画风格、画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再次进行梳理研究,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先生留下的丰硕艺术遗产,弘扬先生仰之弥高的艺术精神。
《山果》于希宁
68cm×46cm 纸本水墨 1985年
《端午怀屈子》于希宁
68cmx68cm 1990年
《巫岫龙柯》于希宁
68cmx68cm 1993年
《松鼠葡萄》于希宁
68cmx68cm 1993年
《铁柯百岁壮》于希宁
68cmx68cm 1998年
《红梅》于希宁
69cm×48cm 纸本设色 1980年
《天亮了》于希宁
68cmx68cm 1998年
《百龄》 于希宁
83cmx76cm 1998年
《黄丝瓜》于希宁
103cmx77cm 1998年
《红梅》 于希宁
200cmx69cm 2001年
《白梅》 于希宁
200cmx69cm 2001年
《傲雪》 于希宁
137cmx69cm 2002年
《腾空老骥》于希宁
136cmx68cm 2002年
于希宁
于希宁(1913~2007)山东潍坊人,是我国现当代卓越的花鸟画艺术大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是新中国山东省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他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
转载自山东画院
编辑:卜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