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1)

对比魏蜀吴三国的实力,会发现曹操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而且除了曹操,二代的曹丕以及后面的曹叡,让魏国在三国时期也傲视群雄。而相对应的蜀国二代就是刘禅,甚至没有三代。但事实上,曹操所领导的魏国,如果不出意外,让曹冲或者曹昂来领导魏国的话,魏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强。

而在曹冲和曹昂的选择中,曹操可能十分倾向于曹冲,因为他实在是太聪慧了,帮助曹操解决了许多问题。然而,在历史上,如此聪慧的一个人在十三岁那年却夭折了。为此曹操心痛不已,自己当时最属意的继承人没有了。但就在众人感叹失去聪慧的人才时,司马懿却说出一个实情,那就是他认为曹冲并不聪明,甚至还非常蠢。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2)

少小才斐然,智慧可立身

相信很多人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文章叫《曹冲称象》。文章里面的曹冲十分聪慧,在古代称重手段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为了维护父亲曹操的面子,提出了利用水的浮力来称重大象的方法,成功的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那时的曹冲不过五六岁,解决了很多大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出的问题,可见其聪慧程度。而也正是因为曹冲的聪慧,当时的曹操在失去了长子曹昂后,十分重视曹冲,而后来的魏国皇帝曹丕等人都只能靠边站。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3)

重视的最大体现自然是好好培养他,绝对不能让曹冲像方仲永一样,小时候聪明非常,但最后却泯然众人矣。而曹冲也确实不负他所望,能力非常,并且十分爱民。据史料记载,当时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咬破了,因此小吏十分担心自己会受到重责。于是不敢上报。

曹冲知道这件事情后,说不用担心,然后他便专门用刀割破了自己的衣袍,做出被老鼠咬破的样子,十分伤心。曹操看见自己重视的儿子十分郁闷,于是便询问其缘由。曹冲说,听民间说老鼠咬破衣服十分不吉利,他现在正在为此担心。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4)

曹操听后大笑,说这是不可信的,曹冲也不必为此苦恼。后来管理曹操马鞍的小吏便上报了马鞍被咬破的事情。曹操想起自己儿子的衣服,专门有人精细的照管都还是会被老鼠咬,那么仓库里的马鞍就更是如此了,于是他没有责怪小吏,让这件事轻易被翻篇。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曹冲的聪慧是真,而且满怀仁爱,若是继承魏国的嗣业,是一个不同于曹操,甚至后来的曹丕等领导人。然而,就在曹操满心欢喜曹冲会如愿继承自己的事业时,在公元208年,曹冲却出了意外,一命呼乎。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5)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花仰面花

已有看重的长子曹昂去世,现在自己好不容易慎重培养曹冲时,他也夭折离去,曹操的伤心程度完全可以预见,毕竟那时候曹丕和曹植虽然优秀,但远比不上曹冲。就连曹丕自己都曾说过,若是曹昂或者曹冲没有出什么意外,自己是没有资格继承魏国大统的。

如此看来,魏国无论上下,对曹冲的离世都是痛心和遗憾的,但当时魏国的智囊司马懿在出席曹冲的葬礼时,却并如此认为。他认为曹冲并不是众人口中所说的那么聪明,相反,从他的行为表现等来看,曹冲是一个非常蠢笨的人。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6)

司马懿之所以会如此认为,完全是从情商的角度来看的。因为在他看来,曹冲是曹操看重的继承人,这没有问题,但曹冲不该如此不设防。毕竟皇位谁都想要,不可能因为曹操看重他,曹冲十分聪明,曹操其他的孩子就不会争。在皇家出生的人,生来就有争权夺位的使命和基因。

所以曹冲被曹操看重时,他不应该继续展露自己的才华,而是要趁机低调,保持谦虚,也就是司马懿认为的要“藏拙”。若是他趁机藏拙,曹操固然是对他的喜欢要减少,但以曹冲的聪明程度,完全可以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获得曹操的重视与喜爱。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7)

但曹冲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总是毫无顾忌的展示自己非凡的才华,因而很大可能招致嫉妒。所以历史上的曹冲才会死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或许很大可能就是因为他在曹操的众多子女中太突出了,但又没有防人之心,不知道皇室家庭的腥风血雨,所以很大可能是被曹操其他继承人陷害,因此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死了。

从不会防人这个角度来讲,曹冲的“情商”是非常低的,低到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在司马懿看来,可不就是蠢笨非常。而参考司马懿,他就是一个最好的典型例子,在曹操身边的时候,总是十分低调,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因此掩盖自己的才华,学会隐忍才是出路。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8)

到了曹丕时期,他虽然不如他的父亲,才华那么出众,但司马懿知道自己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硬碰硬,于是继续低调隐忍。到了曹叡时期,司马懿的力量逐渐开始外露,所以曹叡十分提防他。但那时已经无能为力,而到了曹芳时期,曹爽就是看不清形势的人,处处针对排挤司马懿。

所以司马懿仗着自己的能力与势力够了,便起兵造反,一举推翻了曹魏政权,让其名存实亡。若是曹冲有司马懿一半的隐忍与低调,也是魏国的江山就是他的了,但他没有,注定是个遗憾。

司马懿评价曹冲之死(为何13岁便早夭了)(9)

结语

曹冲能被一向多疑的曹操如此看重,那就说明他的确是非常有才的。但他的“才”在司马懿看来却是不全面的,在解决事情方面,他的智慧可以说是当时曹操众多孩子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但他在人际方面的“才”却很差,不懂得时刻收敛自己的才华,最终早早“夭折”。

若是他如其他人那般,拥有绝对的实力,那么展露自己的才华也无所谓,但没有绝对的实力保护自己的才华之前,最好还要谦虚低调,否则就会招致祸事。而相对于曹冲,司马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才华有,但更多时候都低调,在绝对能成功之后,才彻底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因此一举成功篡权。所以有时候,低调和谦虚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