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中的人文关怀(清明时节话殡葬)(1)

【解说】在中国,“死亡”是一件大事。人们尊敬逝者,秉承“慎终追远”原则,却又避讳与“死亡”相关的一些事情,长久以来也对殡葬工作者怀揣着复杂晦暗的情愫。

殡葬工作者作为人生最后一站的守护者,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呢?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中新社记者带你走近殡葬工作者,了解他们背后的“酸甜苦辣”。

1、90后殡葬花艺师

【解说】在殡葬服务业中,有一个天天和鲜花打交道的行当——殡葬花艺师。她们每天用鲜花为逝者布置灵堂,用自己的创意送逝者最后一程。在福州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一位90后殡葬花艺师道出了她们工作内容。

【同期】(殡葬花艺师 王玉兰)

根据人家家属的需求,比如说过世的人他喜欢什么样的花,或者什么样的颜色的花,然后我们也有根据他的要求来定制,你像如果逝者比较年轻,你就不能用很夸张很艳的。

【解说】身为90后的小女生,两人从事这一行已有近四年时间,她们几乎每天都奔走在殡仪馆和陵园之间。现在,俩人已经渐渐习惯这份工作,对于她们而言,所做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成全他人生命最后的尊严。

2、殡葬礼乐师

【解说】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郊的永安墓园内,一群身着绿色制服的身影穿梭在墓园的各个角落,脚步匆忙。逝者骨灰安放或下葬前,他们拿起手中的乐器,用音乐送逝者最后一程。

【同期】(殡仪乐队创始人 杨学军)

我觉得我一辈子应该是永远从事下去,对不理解的人来说可能对职业有点偏见,但是对我来说这个事情还是做好事。

3、情侣殡葬员

【解说】殡葬工作很特殊,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而在烟台却有一对90后情侣双双从事殡葬工作。说起从事此行业的感受,紧张、害怕与压力成为逃不过的话题。

【同期】(烟台福山殡仪馆殡葬员 刘灿)

刚开始做整容的时候,感觉比较紧张,因为第一次接触,第二是有一点点害怕,但是最多的还是对逝者的负责,对于工作的负责。

【同期】(烟台福山殡仪馆殡葬员 温祝静)

他(孩子同学)的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干这一行特别的忌讳,可能就会说一句以后不要跟这个小朋友玩了。可能对小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些不好的影响,对他的成长过程也会有很多的负担。

4、香港女入殓师

【解说】香港世界殡仪馆的化妆师陈美龄,为遗体化妆化了半辈子,而在第一天从事入殓工作时,陈美龄直言很是害怕。

【同期】(世界殡仪馆 化妆师 陈美龄)

我第一天好害怕。因为九龙殡仪馆,和我们这边这么明亮不同,他们旧式一点。有时在后面化妆会害怕,一个人很害怕。我就叫工人陪我,我说你上来陪我,我害怕。

【解说】“再见”、“一回生两回熟”等用语是殡葬行业绝对禁忌,而在这个行业,更多的禁忌来自于人们的压力与不解所造成。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没有怨言,心怀敬重服务生命最后一站,只为让每位逝者都有尊严地离去。

(记者 徐朋朋 礼牧周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