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摄制的《三笑》首次登陆内地,造就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盛况,扮演秋香的陈思思一夜之间成了万人迷,“尊一声二奶奶”等唱段也随之传遍大街小巷,红遍大江南北。
次年,陈思思来内地拍摄《密杀令》,有幸在外景地见到她的观众不禁吓了一跳,发现她竟然老了许多,还以为她得了什么病。陈思思得知此事后借《大众电影》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申明《三笑》并非新片,而是她十几年前主演的电影,在这十几年间,香港和内地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通往来,难怪观众会觉得银幕上和现实中的她有如此大的差别。
实际上,上世纪60年代初,香港与内地有过一次电影互动的小高潮,以长城、凤凰等为代表的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纷纷为内地观众献上他们的新作,其中就有陈思思主演的《美人计》和夏梦主演的《新婚第一夜》,那时上海滩流行“千方百计为一计,三日三夜为一夜”的说法,为了买到电影票,观众甚至带着铺盖卷,不惜排上三天三夜的队。
陈思思在《双女情歌》中模仿阿诗玛扮相
与此同时,《刘三姐》《阿诗玛》等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的内地电影也登陆香港影院,不仅倍受当地观众的欢迎,也激起了香港电影人争相模仿的热情。
正是受到《刘三姐》的启发,长城公司的老导演李萍倩决定用同样的风格拍摄一部《三笑》,融合内地美丽的湖光山色、脍炙人口的民间曲调和充满喜剧色彩唱词念白,力求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笑》改编自民间传说“唐伯虎点秋香”,讲述的是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在寺庙偶遇求签的秋香,惊羡之下举止乖张,三次引得秋香发笑。为了得到秋香的青睐,唐伯虎不惜卖身为奴,经过种种难堪之后,终于娶得美人归。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早在1926年,李萍倩就与邵仁梅一道为邵氏公司的前身天一影业创作过《唐伯虎点秋香》的剧本,此番他找来老搭档易方,请他写一部音乐喜剧版的《三笑》。易方原名叶逸芳,既是编剧,也是词作家,巩俐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中演唱的“假正经”即出自他手。
由于“唐伯虎点秋香”是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李萍倩决定片中的配乐和唱段全部采用原汁原味的江南民歌风格。鉴于香港找不到这方面的音乐人才,他便求助于上海统战部门,希望与内地合作。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沈利群走马上任,担任该片的作曲,她通过搜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逐段配曲,还用江南小调写了几首插曲。所有配唱人员均来自上海文艺界,秋香和石榴由上海民族乐团的许学琴和朱玲娣的配唱,唐伯虎的配唱本想请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但不巧她正在拍摄黄梅戏戏曲片《牛郎织女》,一时来不了,最终是由沈利群亲自配唱。上海滑稽戏演员周柏春还在幕后客串了一把船夫米田公。
演员方面,李萍倩大胆地选择陈思思扮演秋香。陈思思因为长相洋气,被认为不适合演古装戏,所以出道6年来一直演的是时装角色,但李萍倩看中的是她的俏丽可爱和古灵精怪,尤其是她那双迷人的大眼睛,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就这样,《三笑》成为了陈思思的第一部古装片,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也使得她声名大振,与夏梦、石慧一道跻身“长城三公主”之列。
饰演唐伯虎的是从上海到香港发展的越剧女小生向群,虽然这是她第一次在银幕上亮相,但她的反串扮相儒雅俊朗,举手投足潇洒飘逸,身后的戏曲功底有助于她塑造出了一个风流而不油滑、潇洒而不轻薄、机智而不失沉稳的唐伯虎形象。
《三笑》一片于1964年3月在香港首映,上映10天便斩获票房30多万,1969年该片还获得了第15届亚太影展最佳喜剧片奖。
《三笑》经典唱段之一
《三笑》经典唱段之二
陈思思1984年春晚演唱《三笑》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