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明星计划#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谷类、肉类、干果等食物中,烹饪中可损失含量的50%。维生素B1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必需的辅酶,缺乏时可导致氧化代谢受阻而形成丙酮酸和乳酸堆积,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维生素B1尚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缺乏时,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水解加速,从而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影响胃肠道及心肌功能。适用于:

维生素b1b2和b6有什么区别(维生素B1B2B6)(1)

  1. 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威尼克脑病、酒精戒断综合征、器质性遗忘综合征、妊娠相关神经炎,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支链氨基酸病(枫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应大剂量使用维生素B1,可改善症状。
  3. 以下情况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 无确切疗效:小脑综合征、皮肤病、慢性腹泻、精神病、多发性硬化症。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乳类、鱼类、肉类、绿叶蔬菜及谷麦中,烹饪中容易损失。维生素B2在体内转化为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均为组织呼吸的重要辅酶,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和促进生长,并可激活维生素B6,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并可能与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有关。适用于:

维生素b1b2和b6有什么区别(维生素B1B2B6)(2)

  1. 防治口角炎、唇干裂、舌炎、阴囊炎、角膜血管化、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B1缺乏症。
  2. 用于维生素B2的补充:烧伤、长期慢性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胃切除术后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接受蓝光治疗时;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阻塞性黄疸、酒精中毒伴肝硬化)、肠道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克罗恩病、持续腹泻);孕妇及哺乳妇女。
  3. 偏头痛

维生素B6又名吡哆醇,为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肉类、全谷、蔬菜、坚果等食物中,烹饪中仅少量损失。维生素B6与ATP在体内经酶的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多胺,它是某些氨基酸的氨基转移酶、脱羧酶和消化酶的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如参与脑中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产生及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过程,并与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适用于:

维生素b1b2和b6有什么区别(维生素B1B2B6)(3)

  1. 防治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焦虑、抽搐、昏迷。
  2. 减轻部分患者妊娠、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3. 铁粒幼细胞贫血、唇干裂、白细胞减少症等。
  4. 与烟酰胺联用可治疗糙皮病。
  5. 新生儿遗传性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表现为易激惹、癫痫样痉挛),需要在出生后1周内开始治疗,以预防贫血和智力减退。
  6. 维生素B6的补充:发热、烫伤;长期血透;先天性代谢障碍疾病(胱硫醚尿症、高草酸盐尿症、高胱氨酸尿症、黄嘌呤酸尿症);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如酒精中毒伴肝硬化)、肠道疾病(持续腹泻、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克罗恩病);胃切除术后、长期慢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充血性心力衰竭;孕妇及哺乳妇女。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中,烹饪中会有所损失。维生素B12需转化为甲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甲钴胺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维生素B12缺乏时,可导致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因之一。适用于:

维生素b1b2和b6有什么区别(维生素B1B2B6)(4)

  1. 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内因子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2. 饮食或吸收不良性急性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内因子合成或者分泌障碍,热带性或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肠道切除后引起的自端形成和小肠憩室以及短二叶裂头绦虫肠道寄生虫等所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3.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萎缩等。
  4. 用于对维生素B12需求增加的情况: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长期素食者、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反复发作的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感染、胰及肠道肿瘤、肾脏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