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廉洁故事,建立红色廉洁教育基地,拓宽党员教育渠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用红色擦亮党员廉洁教育底色。”不久前,昆明市盘龙区交三桥社区书记说道。

从红色历史到廉政故事,从烈士陵园到廉政长廊,从红色宣讲到家风学堂……盘龙区用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清廉元素,雕文刻镂,雕琢成了盘龙区“党旗红·廉洁颂”的“清风图”。

红廉教育走“心”更要走“新”。盘龙区以清廉盘龙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新载体,不断挖掘本地优秀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蕴含的廉洁元素,多措并举推动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成“家门口”的清廉名片。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1)

青裕社区家风文化广场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2)

搭好红廉“戏台子”

盘龙区纪委监委统筹辖区文化资源,搭好红色清廉“台子”,着力打造特色清廉“旅游线路”。拓东街道以清代监察御史钱沣的廉政故事为主线,打造状元楼社区廉洁文化长廊。鼓楼街道依托桃源社区资源优势,以桃源广场活动平台为中心,辐射周边,打造了集红廉教育于一体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青云街道立足青裕社区辖区内丰厚的家风资源,在景润公园精心打造家风文化广场、家风主题文化走廊。双龙街道将红色廉政资源与当地趱家人文化相结合,借助清廉村居建设契机,量身打造麦地塘社区党风廉政教育阵地建设。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3)

状元楼社区廉洁文化长廊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4)

讲好红廉“故事荟”

盘龙区强化“体验式”“浸润式”教育,不断凝练升华蕴含在廉政历史、红色故事中的清廉元素,讲好本区历史上廉洁为官从政的名人故事、红色家书里的优良家风故事、反面典型里的警示教育故事等“故事荟”。青云街道青裕社区充分发挥红色家庭示范作用,以省级先进个人、先进党员家庭等10户红色家庭作为优秀革命家庭代表,在辖区讲革命故事、弘扬廉政精神。鼓楼街道交三桥社区成立“红色宣讲团”,把革命传统与清廉教育带进社区、带进学校、带进居民院坝,激励人们奋斗前行。凤凰社区与7个“大党委”单位联建开展“家风家训”“清风话廉”“故事讲廉”“警示促廉”等廉政教育主题活动,推动家风教育延伸覆盖各领域。茨坝街道依托小红军烈士墓、黑龙潭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讲好这块红土地上先烈们的战斗故事,坚定党员干部们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5)

全省首家“家风学堂”揭牌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6)

演好红廉“新剧目”

盘龙区持续丰富拓展红廉文化建设形式和载体,将红廉元素活化为可视、可听、可读、可触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盘龙区纪委监委坚持古为今用,会同区文旅局编排庭院式滇韵实验剧《钱南园》,精彩再现了钱沣刚正不阿查处国泰、于易简贪污国库一案的历史故事。盘龙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并推出了红色原创滇韵实验剧《吴澄》,生动讲述了云南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吴澄和丈夫李国柱在革命时期不为亲情所动,不为富贵所淫,不为酷刑所屈最终英勇就义的故事。创作《滇籍廉政历史人物志》系列微视频,推动廉洁阵地“硬件”和红廉文化“软件”内外融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清廉家风范文 盘龙区擦亮清廉底色(7)

廉政主题滇韵庭院实验剧《钱南园》

盘龙区不断增强革命精神、廉洁文化的渗透力,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启迪,在情感的共鸣中获得教益,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升华,提升红廉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为盘龙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盘龙区纪委监委、图片来源于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