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四十九:老牛舔犊

老牛舐犊

关于洛阳的四字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四十九)(1)

成语老牛舐犊意思是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出自《后汉书·杨彪传》。这个成语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大儒杨彪与曹操之间。

杨彪一家是东汉最大的书香门第。杨彪的太祖杨震、父亲杨赐,和杨彪自己,都做过汉朝司空、太尉一类的官职,因此后人称杨彪一家为太尉门第,且都为官清廉。《后汉书》记载杨震的一件事,杨震做太守的时候,他所举荐的一个人,晚上拿了十斤黄金给他,向他行贿。杨震说:“我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的为人呢?”这个人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大怒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叫无人知道!”俗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由此而来。

杨彪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东汉的后期,汉桓帝与汉灵帝时期。他在外做过太守;在朝内做过侍中、太仆。在他所有官职任上,他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敢于揭发宦官专权、敢于直谏阻止董卓迁都。就连当时“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兖州刺史曹操,在大殿上趾高气扬地见汉献帝时,看见杨彪脸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生怕杨彪下手谋害他,借口上厕所溜掉了。杨彪没有兵权,曹操之所以怕杨彪,一是因为他多疑,二是对杨彪对朝廷的忠心早有耳闻。以至于曹操曾经想借他和袁术联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要安个罪名杀了他,幸亏孔融据理力争才保住了性命。《杨彪传》中所记载的许多事实,充分说明杨彪在那个混乱年代里为官清正的品行。

杨彪的儿子杨修的命运,则要比他的父亲悲惨得多。

杨修长大成人之后,曹操已经完全控制了汉献帝,把持了朝政。这个时候,即使杨修再有才学,也只能为曹操所用。他曾经做了曹操的行军主薄,随着曹操远征汉中等地,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但杨修与他的父亲最大的区别是,杨彪是大事聪明,而杨修却是小事聪明,或者叫“耍小聪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说他“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说的就是曹操杀他的原因。

如曹操建造花园,建成后曹操视察,在门上写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而杨修则多嘴告诉匠人,丞相嫌门太宽,要改窄一些。自己出的哑谜还没请人猜就露底了,让曹操觉得很没意思。还有关于两个人解“曹娥碑”的字谜、“一人一口酥”的故事等等,每次曹操都惊叹杨修的才能,但“虽称美,心甚忌之”。这些事情大多是罗贯中根据《世说新语》等著作加工而成。但有一个故事却是《汉书》也记载的,也是曹操杀杨修的最主要原因。

曹操在汉中和刘备作战时,战事不利,想要班师又怕人耻笑。进退两难。晚上宿营时,他随口将行军的口令定为“鸡肋”。别人不懂,为什么丞相用这么一个词作口令?

杨修给大家说“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并吩咐部下准备收拾行李回家。曹操见杨修如此自作聪明,当时就有杀杨修之心。

后来杨修玩得更加出格,他竟然把每次曹操出行时,预先要说的话,要做的事列都出来,对手下人说:“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所以杨修每次为曹操办事,效率都非常高。曹操知道杨修的做法以后,更不舒服:一个属下能这样清楚自己的想法,让他心惊不已。但说到曹操因此杀杨修,是嫉妒他的才学,却有些牵强。

《三国演义》上说,杨修参与了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争,最后使曹操起了杀心。从有关的历史资料推断,是可能的。杨修与曹植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惺惺相惜,关系未免密切。曹操杀杨修,给杨修定的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这就把他揣测曹操的意图以及与曹植结交的两件事都说到了。曹操认为杨修的行为是“乱政”,这对于政治家的曹操是不能容忍的。杨修临死时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叹息道:“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后悔自己做事太“作”,但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杨彪虽然免于被杀,他却没有力量阻止曹操杀自己的儿子。

曹操杀了杨修,也知道对杨彪理亏,因为杨修确实没犯死罪。为抚慰杨彪,赠赐给他许多财帛作为补偿。但无论如何,杨彪是无法面对丧子之痛的。

关于洛阳的四字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四十九)(2)

《后汉书·杨彪传》记载:杀了杨修之后,一天,曹操见到彪,问他:“你为什么瘦得这样厉害?”

杨彪回答:“我惭愧没有金日磾(mì dī)那样的先见之明,但我(对杨修)还有老牛舐犊的感情啊。”

关于洛阳的四字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四十九)(3)

金日磾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匈奴人。汉武帝很喜欢他的十三岁的儿子,放任他在宫中胡作非为。金日磾看到儿子在宫中行为不检点,害怕儿子将来祸害国家,就狠心杀了自己的儿子。在后人看来,杨彪对杨修的“老牛舐犊”之情,比起金日磾“先见之明”,更有人情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