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这只天马三足腾起,另一只足踏着飞燕,在空中飞奔的形象时,心中就升起一种奋发向上的信念。这个造型是从何而来的呢?

马踏飞燕青铜塑像(再火文物铜雕马踏飞燕)(1)

甘肃武威雷台汉古墓出土的一件文物—铜雕“马踏飞燕”这件铜雕工艺品是1969年出土的,郭沫若先生发现了它的珍贵艺术价值。准确地说,它的名字应该叫做“马超龙雀”。因为马足踏的实际上并不是燕子,而是一种想像中的神禽“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秦人的化身。

秦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像风,所以龙雀就是风神。而那马则是汉代一种能“嘶青云、腾昆仑”的神马。东汉科学家张衡说,神马跑得比龙雀还快。据说汉武帝曾经命令把铜雕神马立于皇宫门外,作为皇权的标志。可见当年神马受重视的程度。据科学家考证,这种神马的原形其实是生活在我国西部的一种野马。可惜的是,现在在我国西部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马踏飞燕青铜塑像(再火文物铜雕马踏飞燕)(2)

“马超龙雀”的复制纪念品。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整座雕塑只用了一只龙雀作底座,比龙雀身体庞大许多倍的神马仅仅依靠一个小小的触点,就被安全、稳固地支撑了起来。这可是巧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重心原理啊。

这件1000多年前的铜雕的工艺水平十分了得。因为要铸出这样的造型,必须要用两套铸模,分别铸出神马和龙雀,然后用焊接的方法把它们准确地焊接在一起。焊接并不难,但要焊接得这样天衣无缝,就是用今天的焊接工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1000多年前的古人。

马踏飞燕青铜塑像(再火文物铜雕马踏飞燕)(3)

我国的历史曾经有过以材料划分的时代,比如以石器为代表的原始时代,以铜为代表的奴隶时代等。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已不再以石器为主,而是开始大量使用铜,那时已出现了铜额、铜锄、铜斧。起初,人们还不会炼铜,用的是自然铜,后来才学会从孔雀石矿中炼铜。西汉时,发明了胆铜法炼铜。此后,铜被广泛应用,这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马踏飞燕青铜塑像(再火文物铜雕马踏飞燕)(4)

青铜时代是我国继红铜时代之后的一个著名历史时代。红铜就是自然铜,它质地柔软,不适宜制造工具。红铜时代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期。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比红铜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我国有许多著名的青铜器,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等都举世闻名。而武威出土的这个“马踏飞燕”,也堪称青铜器中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