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级经济师首次纳入全国统考,这对需要申请高级职称的考生又增加了一份挑战。

从原先各个地区考试加材料评审获得高级职称,到现在必须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后才能够参与评审再获得高级职称,第一关就增加了不少难度。

所以如何更好地备考高级经济师全国笔试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就要给大家分享一位通关学员的备考经历,如果你愿意花几分钟看完,相信他的备考经历一定能启发到你。

01 亲述2个月通关的备考秘诀

2020年1月20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高经全国统考的通知,这对高级经济师的考试和评审提供更多的指引和政策导向。

同时我也认识到,未来的趋势和导向会越来越严格,难度越来越高,所以满足报考条件的我立刻决定开始备考。

2020年3月31日,中国人事考试网颁布了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0年版考试大纲。由于高级经济师考试是首次全国统考,之前没有任何参考和借鉴的书籍和题库,很多备考人员都是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

我作为备考大军中的一员,虽然有一定的困惑但一点都不焦虑,因为毕竟第一次全国统考,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的,如何能够备考好,是成败的关键。

2020年8月1日起,高级经济师相关的教材才刚刚发布,这对于9月12日即将参加全国统考的我们来说,备考时间短暂,没有参考题库...

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很多考生都会遇到,如何能够在统考中胜出,唯有静下心,合理安排好时间,安心备考才是成功的关键。

经济师考试技巧与方法(从拿到教材到考试)(1)

02 做好下面这四步,轻松拿下高经

我大约在8月初拿到高级经济师(金融)方向的教材,整体书本比较薄,一共十个章节,我为自己制定的复习备考方案如下:

第一,每天晚上精读一个章节,对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内容,用荧光笔标注出来,一共历时十个晚上。

第二,开始第二轮复习,根据前期精读的各个章节进行回顾,对自己每个章节标注出来的重点和难点,用文档的形式,进行文字输入。

提纲罗列,形成记忆知识树,对后续的总复习做好铺垫,这个阶段历时大约一周左右时间。

第三,开始第三轮复习,结合自己之前的两轮复习和“中国人事考试网”公布的考试样题形式,打开之前购买的相关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快速浏览学习。

由于教材发布到考试之间的时间非常紧,在职考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网络课程进行精读学习,只能选择冲刺班课程聆听,对教材的整个知识点进行最后的梳理和查漏补缺。

第四,进入到九月份最后冲刺阶段,我考前对自己也已经有一个充分的客观预判,感觉高级经济师考试,不会像中级经济师那样有很多客观题。

结合之前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文件要求,以及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的考试大纲要求,高级经济师的考核更多的是需要你去思考、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

所以这方面我更多的把当前热门与时政相关的经济和金融类问题做了积累和梳理,结合教材提供的各个章节的知识点,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没有去死记硬背客观题知识点,更多的关注了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出题的方向以及自己如何回答的知识储备。

经济师考试技巧与方法(从拿到教材到考试)(2)

03 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9月12日在考场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全国高级经济师考试的真题,这和自己的预判有一定相似,主观题占整个考试分数比重的80%,客观题仅只占了20%。

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更多的是开放式问题,需要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考试的临场发挥,这方面在考试时候不用慌乱。

面对每个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首先要看题目的分值,这样大致自己可以根据分值去对应回答。

例如简答题的分值是6分,那尽可能回答的知识点可以说明到6点,这样与简答题最终的评判标准尽可能接近,在最终评审老师眼里,会觉得你是一名严谨务实的考生。

最终10月20日考试分数公布后,我感觉最终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毕竟这不是终点,远远没有到成功的时候。

高级经济师的笔试成绩是五年有效,未来,要在这短暂的五年中,参与材料评审,单位答辩,最终才有机会获得高级经济师的职称。

所以为自己制定好学习和备考计划尤为重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努力去达成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位考生努力的方向。

相信后续的论文和材料评审阶段,我们也会突破重重困难和险阻,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高级经济师统考刚开始,机遇是有的,困难也是有的,但是只要我们付出行动,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