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傍晚,当太阳缓缓落下,夜幕逐渐降临的时候,城市中一处处灯火逐渐点亮,夜生活开始了。夜生活让人类和其他动物不一样,不必完全遵循着自然时间来生存,让我们每一天有更多的时间去生活。

当我们点亮家里的灯时,心里总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爱迪生。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知道爱迪生的发明让千家万户可以在夜里有明亮的灯光。我们还学过,他从小积极进取,努力成长,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

不过,关于爱迪生,有些事你可能还不知道。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跟他有关的一些事。

爱迪生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我们可能有些误会)(1)

当我们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其实是不严谨的。

实际上,早在1801年,英国的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就通过给固定住的铂丝通电,使其发出耀眼的光芒。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电灯。那个时候,距离爱迪生出生还有46年。

不过,戴维发明的电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铂丝过于昂贵,而且寿命非常短。使用这样的电灯,简直就是在烧钱。

1860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改进了电灯,用碳丝代替铂丝。虽然造价低了一点,但这种碳丝加热后很容易氧化,寿命同样不长。

1874年,温哥华的两名电气工程师通过向灯泡中充入惰性气体,来延长灯泡的寿命。惰性气体不易反应,可以让碳丝使用得更久。不过,他们很快就没钱做实验了,将这个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从此,爱迪生开始了对电灯的研究。

实际上,爱迪生和其他人面临的问题一样,那就是如何延长灯泡的寿命——每个灯泡只能用十几个小时,这也太糟心了!

做实验可以,问题在于:钱呢?不仅他需要吃喝,还要购置各种材料,这些都是要花钱的。为此,他不得不首先到处拉赞助,寻求投资。拿到投资后,他购置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灯丝,寻找最好的一种。经过1600多次试验,他才终于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材料,可以发光45个小时。他继续奋斗,最终选定了日本的一种竹子做成竹丝,终于让电灯的寿命超过1000小时。

爱迪生关于电灯的实验,到此为止。

爱迪生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我们可能有些误会)(2)

而我们现在用的电灯,灯丝是用金属钨做的,并非由爱迪生制成。因此,爱迪生不仅不是发明而只是改进电灯,而且他改进的电灯,在当时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我们现在也已经不使用了。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我们尚且可以说是误解导致的以讹传讹。而至于我们小学课文里的爱迪生故事,就纯属虚构了。

如果大家对小学语文书还有印象的话,会记得其中有一篇课文,讲的是爱迪生的妈妈阑尾炎需要动手术,但是没有无影灯,于是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创造了无影条件,帮助医生动手术。

爱迪生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我们可能有些误会)(3)

这里的问题很明显,那个时候的小爱迪生,还在火车站卖报纸。而我们也提过,那个时候的电灯,只有戴维发明的铂丝电灯,非常昂贵,爱迪生哪里买得起?更重要的是,当时根本就没有阑尾炎手术这个技术,所以这个故事完全就是虚构的。

看起来,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感到爱迪生如此成功,应该有个不平凡的童年,于是给他编造了这个故事。这么说,原来不止我们的古人喜欢给牛人编造一些童年趣事,老外也有这个爱好啊!

话说回来,之所以有人愿意编造这种故事,还是源自于爱迪生的成功。而爱迪生的成功,与他的聪明才智以及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那句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成功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人,不断地努力,追求成功。

殊不知,这句话还有下半句,被很多人刻意忽略了。下半句就是:“往往是那1%的天分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

……

服气。

毕竟人家成功了,是有资本傲娇的。

不过,爱迪生这个人,留给后世的形象看起来高大辉煌,自信人生。如果真的了解他,就会发现,这个人的人品,还是很有问题的……

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