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朗朗上口,旋律轻快的《兰花草》,相信很多人都会哼唱上几句。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背后,与现代著名学者、诗人胡适有着不解之缘。

一次,胡适去西山,朋友熊秉三(著名教育家)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带回家期待着早日开花,转眼夏季转到秋季,兰花草并没有如愿开花,他把花从小园里移到室内,希望明年春风来时,花团锦簇那一刻。

胡适的诗最好的一首(半个世纪后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民谣)(1)

看着眼前的小小兰花草,胡适忽然来了诗意,即兴创作了这首名为《希望》的诗作: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望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的诗作颇丰,这首白话文小诗,虽算不上其经典之作,却韵味十足,于平实淡然中见深刻内涵。也曾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考试辅导题中,以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紧密的考点出现。

以兰花草为喻,寄予期待与希望的这首充满韵律的新诗,创作于1921年。在半个世纪后,被台湾音乐人陈贤德和张弼谱曲,并改名为《兰花草》。

胡适的诗最好的一首(半个世纪后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民谣)(2)

《兰花草》由当年台湾乐坛第一代女歌星、早早退出演艺圈的银霞原唱,尔后有“校园民谣之父”之称的台湾著名歌手刘文正以深情独特的演绎,一举唱红这首歌。1979年,《兰花草》问鼎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

《兰花草》成为久唱不衰的经典民谣,除了许多知名歌手翻唱了不同版本外,也对音乐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胡适的诗最好的一首(半个世纪后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民谣)(3)

当年,音乐才子张雨生创作了一首《再见兰花草》,这首颇有致敬之意的“兰花草”,就像歌中所唱“谁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经过许多年,其人其事渐湮灭,我就是不能忘掉那盆兰花草……”

,